


新華社記者許暢、顏麟蘊
您佩戴的口罩、您身上衣物的面料、您愛車的碳纖維構件……或許都與這家企業有關——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吉林化纖集團(下稱“吉林化纖”),這里生產的化纖產品,被運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變成人們的生活必需品。
碳纖維材料,強度大重量輕,是一種常見的高端材料。這種“高大上”的材料,其實是用一根根碳纖維原絲,經過成型處理后制成的。以汽車應用為例,碳纖維技術不僅可以使車身輕量化,同時還可以強化車身強度。
吉林化纖這座有著六十余年歷史的老國企,如今正將碳纖維這一新型材料作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向新材料產業鏈集群邁進。以碳纖維產業為“圓心”,吉林市積極貫徹落實吉林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一座“中國碳谷”正在這里孕育、成長、壯大。

在吉林化纖的碳纖維原絲生產線上,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檢查生產線的工作狀況,不時通過計算機控制平臺調整生產線參數,一縷縷雪白的原絲,纏繞在滾筒型裝置上“翩翩起舞”……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碳纖維原絲被生產出來后,還要再經過1個多小時、近百道工序、300多米長的生產線,才能變身為黑色的碳纖維。


吉林化纖科研團隊自2006年開始研發碳纖維產品,經歷了70余項技術改進、設備改造和上百次反復試驗,逐漸摸索出技術工藝流程短、質量穩定、產量高的一系列“黑科技”。目前,吉林化纖已累計投入數十億元進行技術革新,研發團隊先后攻克了多道難關,突破了一系列技術屏障,重點在解決碳纖維“卡脖子”核心技術問題上下功夫,著力聚合碳纖維全產業鏈條,擦亮碳纖維“黑金”品牌。


到今年底,吉林化纖擁有碳纖維原絲年產能16萬噸,碳絲年產能4.9萬噸,均居全國首位,產品規格涵蓋大小絲束多個品種。以吉林化纖為龍頭的吉林市,現有碳纖維研發及生產企業19戶,其中規上企業12戶,碳纖維下游制品4個系列10余種終端產品已實現規?;a,吉林市經開區碳纖維產業基地,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碳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今,產自吉林市的碳纖維產品日漸受到市場認可,風電設備、軌道交通、汽車制造客戶紛至沓來。吉林化纖還與下游企業聯合開發碳梁、碳纖維氧氣罐、碳纖維無人機等一批新產品。
吉林的“中國碳谷”,正冉冉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