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ggggg"><table id="ggggg"></table></tt>
  • <li id="ggggg"></li>
  • <tt id="ggggg"></tt>
  • <li id="ggggg"></li>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1/ 08 19:31:01
    來源:新華網

    【新華訪談(4)】專訪長春市綠園區委書記宋長者

    字體:

      寫在前面:

      莫道春來早,更有早行人。新年伊始,長春市迎來“兩會時間”。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在“振興發展率先突破看長春”的奮進道路上,各縣市區錨定高質量發展主題,科學把握在全省“一主六雙”、全市“六城聯動”等戰略發展大局中的定位,踔厲奮發、迎難而上,為振興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從1月上旬開始,新華網吉林頻道開設“新華訪談”系列欄目,邀請長春市各縣市區“一把手”暢談振興發展思路,聚焦長春各縣市區生動發展實踐,敬請關注!

    專訪綠園區委書記宋長者

      2022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戶,總數達到113戶,位居五城區第一;

      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4億元,連續9個月增速位居五城區第一;

      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京張智能動車組”獲2022年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

      皓月全年產值預計突破120億元,同比增長20%;

      規上服務業核算行業營業收入增長6.4%,實現由負轉正,高于量化目標23.4個百分點;

      西新鎮裴家村在“千村示范”創建中位列全市第一;

      13人獲評“吉林好人抗疫先鋒”、4人獲評“長春好人”

      ……

      過去一年,長春市綠園區緊緊圍繞省委“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認真落實市委“六城聯動”“十大工程”“四個服務”等重要工作部署,深入實施“三四五”發展工程,在統籌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以科學之策應對非常之難,以團結奮斗扛起千鈞重擔,推動綠園振興發展取得新成效。

    綠園區商業綜合體項目新城吾悅廣場

      穩運行、優產業、擴投資

      全力推動經濟穩進提質

      回顧2022年,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沖擊、經濟下行、要素制約等多重挑戰,綠園區堅定“止跌、回升、增長”目標,迎難而上,困中求進,牢牢穩住發展大盤。

      積極穩運行。用好國家和省市穩經濟一攬子政策,配套出臺關于穩增長促發展、支持市場主體紓困、促進消費回補系列政策舉措182項,領導帶頭包保服務557戶“四上企業”,減免退緩企業稅費達6億元,開展“聚惠綠園”購車優惠活動等專題促銷15場,市場主體逆勢新增1.66萬戶。一二三季度,全區GDP增速呈現逐月逐季加速回升的良好態勢。1-10月規上工業總產值高于預期3.2個百分點;規上服務業核算行業營業收入增長6.4%,實現由負轉正,高于量化目標23.4個百分點;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連續3個月降幅收窄。

    研奧電氣續建項目拔地而起

      著力優產業。深入開展“兩車”提質擴能、肉牛產業翻番、新興業態培育“三大工程”。大力支持中車長客穩產提效,推動40戶配套企業回歸落位,研奧電氣、中研高分子等30戶企業實現擴能超產,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戶,總數達到113戶,位居五城區第一。肉牛產業延鏈強鏈,生物瓣膜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5萬噸熟食加工項目啟動建設,皓月全年產值預計突破120億元,同比增長20%。積極推動平臺經濟、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發展,東北亞新經濟港進駐12家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平臺企業,科技文化產業園加快建設,產業發展新動能加速集聚。

      全面擴投資。50個重點項目在全市率先實現全部復工復產,萬華汽車零部件等一批重大項目年內投產。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4億元,同比增長8%,高于全市22.8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增速位居五城區第一。累計爭取債券資金7.1億元,加快建設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智能裝配產業園等15個債券項目。組織招商工作隊赴深圳、蘇州等地招商20余次,邀請異地商會聯合會等到區考察對接,洽談項目109個,通用技術、吉林醫藥等46個項目相繼落位,實現引進內資92.7億元,同比增長7%,投資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重創新、推改革、促開放

      全力深化改革開放創新

      激發創新活力。主動對接“區域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科技創新“三個100”計劃和高端人才引進工程,創新開展“服務大企業創業、培育孵化新主體”雙創周活動,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29戶,3名青年科技人才進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全力支持龍頭企業牽頭技術研發項目,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京張智能動車組”獲2022年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

    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推進改革攻堅。統籌實施20項改革任務,順利完成2個開發區機構改革,全面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最多跑一次”事項848項,辦理跨省通辦業務1704件,探索形成一個核心、三級協同、五人同格、五治融合“1355”基層社會治理模式。3項改革經驗在省市推廣。

      提升開放成效。深化與天津河北區、杭州蕭山區對口合作,簽訂人工智能合作、生物科技開發、養老服務共建等多項協議。長客國際業務收入實現22億元,皓月在本屆進博會成功簽下30億元海外訂單。

      辦實事、解難題、強服務

      全力增進百姓民生福祉

      全面兌現“幸福綠園行動”56項民生實事,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實施就業服務創新提升工程,開展“就業援助月”“送崗下鄉”等招聘活動155場,城鎮新增就業8100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扎實做好困難群體救助等工作,發放各類低保金、補助金、優撫金等2.7億元,統籌解決“保交樓”、農民工欠薪、供熱不達標等問題。

    2022年7月27日,綠園區普陽街道花園林苑小區開展創建“幸福小區”義診活動

      全面優化公共服務。大力建設教育強區,皓月實驗校、正陽小學延年校區、十一高博元等3所學校開工建設,不斷提高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學前教育學位增加1320個,“雙減”工作經驗在省市交流。積極打造健康綠園,市婦產醫院西部院區、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等項目扎實推進,綠園區成為全省唯一獲評國家級“健康促進區”的主城區。對98戶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專業照護服務,打造全市首家助老智慧餐廳,形成安心養老綠園模式。

      快更新、改風貌、塑環境

      全力優化城鄉環境面貌

      加快推進城市更新。積極推動長太高速、新竹路北等11個征收項目,掛牌出讓5個地塊,釋放土地150萬平方米。持續完善城區路網,建設維護道路95條,打通5條斷頭路、卡脖路,西安橋完成改造、全面通車。統籌實施9個老舊小區、30個棚戶區改造工程,改造升級老城區水電氣熱管網等基礎設施,生活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扎實開展“走遍綠園”專項行動、城鄉環境秩序“百日攻堅”,治理城市亂象2.5萬個,實施景陽大路、站前街等主要街路綠化美化工程,進一步促進了老城變新、新城更美。

      持續改善鄉村風貌。深入推進“兩帶一路一網一廁”續建項目,新建維護農村公路30.5公里,鋪設污水收集管網7000余米,健全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西新鎮裴家村在“千村示范”創建中位列全市第一。裴家村都市農業觀光園二期項目建成投用,鄉村活力持續釋放。

    錦江公園

      全面優化生態環境。編制實施《生態強區發展規劃》,統籌開展河湖水系綜合治理、生態片區綜合開發等“十大行動計劃”,全面推進生態水廊、城市公園等項目建設,完成3大類河湖“清四亂”任務,新增綠地面積4476平方米,建設口袋公園15處,復興公園正式建成投用。高質量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

      防風險、提水平、保安全

      全力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積極防范化解風險。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前置程序,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案件。

      全面提升治理水平。深入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統籌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智慧治理等71項任務。破而后立重劃700個網格、426個小區(片區),成立3個新社區,常態推動4000余名市、區干部下沉服務,爭創花園林苑等64個“幸福小區”,推動幸福生活更加可感可及。

      持續穩定安全形勢。完善重大災害性天氣應急處置流程,超前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改造正陽街、皓月大路等4個積水點,基本消除“城市看?!爆F象。排查整治自建房3.7萬棟,45棟危房全部實施管控,治理交通問題125個。開展安全生產“百日攻堅”行動,排查整改隱患1.5萬個,關停整改使用醇基燃料餐飲場所148家,實現重大事故“零發生”。

      聯紐帶、勤引導、行法治

      全力推進民主法治建設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職,提出議案建議90件。支持政協“建言咨政、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全年立案提案50件。加強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群團組織建設,夯實“工驛站”“青年之家”“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基層基礎,切實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筑牢愛國統一戰線。創新舉辦“尋美長春?耀動綠園”主題活動,支持引導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積極投身發展大局,區委統戰部連續4年獲評全省統戰工作“創新成果獎”,區工商聯被評為全國“五好”標桿縣級工商聯。

      加強法治綠園建設。積極開展法治政府示范創建工作,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參與政府重大事項審議70余次。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99個,深入推進“八五”普法,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35件,為企業進行“法治體檢”服務55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更加濃厚。

      辦活動、倡新風、建品牌

      全力抓好宣傳思想文化建設

      扎實開展“喜迎二十大?攜手新征程”系列主題活動,舉辦書畫展、文化節等活動200余場。升級新媒體傳播矩陣,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全方位展示綠園發展新成果、新風貌。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檢查。大力培育文明新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綠園區13人獲評“吉林好人抗疫先鋒”、4人獲評“長春好人”。組織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近百場。

      深入打造軌道客車文化產業園、市花“君子蘭”文化園、關東文化園等品牌項目,城市文化內涵不斷豐富。舉辦“消夏藝術節”等文藝演出21場次,開展“全民閱讀?書香綠園”等推廣活動,在全省青少年排球錦標賽中,綠園在甲、乙組賽事中均獲全省第一名。

    長春市綠園區景陽廣場

      2022年,綠園區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切實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新綠園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堅決整改落實中央法治督察、國務院聯防聯控督察等反饋問題134項。組織開展年輕干部“素質提升月”活動,創新開辦干部夜校,推動各級干部綜合能力素質全面提升。提拔重用抗疫一線表現突出的干部37名。開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攻堅行動,年均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3萬元。建設全省首家直播電商黨群服務中心,直播行業營業額突破8.2億元,實現黨建鏈、行業鏈、產業鏈同頻共振。

      2022已經過去,2023新歲啟封,面向未來,綠園區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主動承接“六城聯動”發展布局,緊緊圍繞區委六屆四次全會決策部署,統籌當前和長遠,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踔厲奮發,實干擔當,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奮力開創綠園振興發展新局面。(新華社吉林分社、新華網吉林頻道長春兩會報道組,中共長春市綠園區委宣傳部

    【糾錯】 【責任編輯:黃維 】
    閱讀下一篇:
    0100700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65608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