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莫道春來早,更有早行人。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在“振興發展率先突破看長春”的奮進道路上,各縣市區錨定高質量發展主題,科學把握在全省“一主六雙”、全市“六城聯動”等戰略發展大局中的定位,踔厲奮發、迎難而上,為振興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從1月上旬開始,新華網吉林頻道開設“新華訪談”系列欄目,邀請長春市各縣市區“一把手”暢談振興發展思路,聚焦長春各縣市區生動發展實踐,敬請關注!

專訪長春市南關區委書記魯月
◆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84戶;
◆兌現各類穩經濟政策4522萬元,全區市場主體突破11萬戶;
◆“一碼通辦”服務經驗得到省、市主要領導充分肯定;
◆全年開發就業崗位1.5萬個,新增就業1.2萬人
……
回首2022年,長春市南關區在大戰大考中勇毅前行,在共同奮斗中砥礪初心。在吉林省、長春市振興突破的火熱實踐中扛起責任擔當,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南關的精彩篇章。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南關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全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深度對接長春市“六城聯動”發展布局,堅持黨建引領,統籌抓好經濟增長、改革創新、民主法治、民生保障等各項工作,全力打造“六城聯動”承載區、內涵發展樣板區、改革創新引領區、社會治理先行區、幸福生活示范區。

南部新城
全年各項主要指標好于預期
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2022年,南關區堅定不移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人民大街與解放大路交會處的長春國際金融中心和建設中的華潤中心
南關區堅持服務業立區,創新組建樓宇工作專班,全面開展包保走訪,著力解決發展難題,東北電力設計院、智聯力豐等重點企業營收實現跨越式增長。實行“1+2+4”項目推進體系,50個重點項目全部開復工,華為吉林總部破土啟動,華潤萬象城實現封頂,人民大街下穿隧道等征收任務全部清零,交付施工凈地68萬平方米。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84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兌現各類穩經濟政策4522萬元,全區市場主體突破11萬戶,“一碼通辦”服務經驗得到省、市主要領導充分肯定。全年各項主要指標好于預期,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全新升級打造的重慶胡同步行街,再現金街商圈魅力
南關區不斷保障改善民生。實施幸福南關行動計劃,57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堅決抓好疫情防控,科學建立扁平化指揮體系,不斷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不斷加大兜底幫扶力度,區救助中心被評為全國社會救助工作先進單位。持續推進就業增收,全年開發就業崗位1.5萬個,新增就業1.2萬人。強力推進“保交樓”工作,1654套住房順利交付。加快養老服務發展,東風社區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堅持教育優先,新增優質學位1590個,完成3所“公參民”學校規范治理。推進城市更新,新高速南口完工通車,交通治堵深得民心,重慶路商圈展露新顏。扎實抓好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有力整治黑臭水體,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桃源街道文廟社區5S黨建學習中心
南關區從嚴從實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創新打造“群眾理論驛站”,南關區被中宣部評選為全省唯一的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全面推進“BTX”建設,認真落實“基層建設年”要求,構建“五位一體”基層治理格局,創新“1+3+X”小區黨支部戰區制模式,落實在職黨員“雙報到”機制,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錨定新形勢新任務
深入落實“十大工程”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設現代化新南關的開局之年,也是完成南關區“十四五”規劃和區十四次黨代會制定的發展戰略的關鍵之年。

在南關區政務大廳,工作人員耐心指導辦事群眾,貼心服務“零距離”
千方百計“抓”項目,積極主動“謀”項目,創新機制“招”項目,仍是今后一個時期南關區經濟板塊的重頭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群眾生活品質,仍是南關區民生版圖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六城聯動”承載區、內涵發展樣板區、改革創新引領區、社會治理先行區、幸福生活示范區——南關區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為今后一個時期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明確了方向。南關區將錨定新形勢、新任務,以“四個服務”為抓手,深入落實“十大工程”。

東北亞國際金融中心
作為中心城區,南關區將大力發展樓宇經濟,把樓宇經濟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推動現代產業集中集聚。招大引強,分批次啟動特色樓宇打造,以華潤中心、鴻泰瑞景等現代樓宇為載體,加快大型企業入駐填充,帶動更多功能性機構落位南關。堅持騰籠換鳥,大力推動樓宇整體持有、統一運營,開展樓宇包裝、定向招商活動,有序推進樓宇智能化、數字化、安全化升級,逐步改善樓宇品質,盤活樓宇存量,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堅持傾力服務,完善樓宇專班機制,建立“樓宇專班-屬地街鄉-運營主體”三級工作體系,持續開展“掃樓”行動,動態掌握樓宇運營、企業流轉的基本數據,分門別類提供個性化服務。明年樓宇企業本地注冊率力爭達到75%以上,億元樓宇要達到6座以上。

集購物、餐飲、娛樂為一體的鉅城華億購物廣場,持續釋放新業態活力
持續開展項目攻堅,敢于謀劃項目,積極包裝專項債項目,不斷提高謀劃的科學性、精準度。堅持快速推進項目,落實項目專班、干部包保等工作機制,全程跟蹤服務,及時解決問題,確保每個項目都能完成預期目標。堅持全力保障項目,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省高管局搬遷等歷史難題落地見效,全力服務重大項目、重點市政工程建設。明年開復工重點項目力爭達到43個以上。
搭建消費升級平臺,加快商業綜合體建設,推動TOD、EOD模式開發,以華潤萬象城、“銀河一英里”等現代綜合體為引領,通過綜合體、商業街、區域板塊的“點線面”結合,打造新消費場景,引領新消費潮流,構建高端時尚的消費集群。
全面推進改革創新
塑造發展優勢動能
南關區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政務服務改革,加快“一網統管”建設,推動更多審批事項高效聯辦、惠民政策免申即享、風險隱患動態監測,讓企業和群眾切身感受到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的便利與快捷。
深化農村“三變”改革,加強“三資”管理,高效利用保合大廈等集體資產,推動村集體經濟多元發展,助力農民持續增收。
推動科技創新,充分發揮華為吉林總部的領軍作用,吸引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對接區域內名校大所,努力生成更多引領性原創成果,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力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0家以上。
建設人才強區,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建立南關人才池,實施落實更加積極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化“服務人才”專項行動,構建拴心留人的良好環境。
強化民主法治建設
保障人民當家做主
南關區將堅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著力加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隊伍建設,發揮代表委員表率作用,引領帶動各方面力量投身南關發展熱潮。
堅持全面依法治區,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八五”普法,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積極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廣泛凝聚全區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合力。

南溪濕地公園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南關區將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加快治療藥物和醫療資源準備,充實基層專業防控力量,強化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分級診療,加強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務,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兜牢民生底線,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住房保障能力。深入挖掘南關歷史資源,注入文化內涵,重聚人流商氣,喚醒老長春的歷史記憶。持續優化教育布局,深化合作辦學模式,建立“雙減”長效機制,發展普惠安全、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深化居家養老服務,推動老年友好型社區擴面增效。接續開展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加快海綿城市和韌性城市建設,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南關。
增強基層治理能力,深化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堅持黨建引領,做細做實“三長”聯動機制,深化服務基層專項行動。扎實推進幸福小區創建,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培樹社會文明風尚,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組織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拓展點位覆蓋范圍,建強基層思想宣講陣地。(新華社吉林分社、新華網吉林頻道長春報道組,長春市南關區委宣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