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ggggg"><table id="ggggg"></table></tt>
  • <li id="ggggg"></li>
  • <tt id="ggggg"></tt>
  • <li id="ggggg"></li>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1/ 14 10:39:53
    來源:新華網

    【新華訪談(10)】專訪長春市農安縣委副書記、縣長劉百軍

    字體:

      寫在前面:

      莫道春來早,更有早行人。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在“振興發展率先突破看長春”的奮進道路上,各縣市區錨定高質量發展主題,科學把握在全省“一主六雙”、全市“六城聯動”等戰略發展大局中的定位,踔厲奮發、迎難而上,為振興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從1月上旬開始,新華網吉林頻道開設“新華訪談”系列欄目,邀請長春市各縣市區“一把手”暢談振興發展思路,聚焦長春各縣市區生動發展實踐,敬請關注!

    專訪長春市農安縣委副書記、縣長劉百軍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11億元,實現正增長;

      ◆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5%,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13%;

      ◆出臺“牛三條”扶持政策,全年肉牛飼養總量達到50.9萬頭;

      ◆主要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7%,糧食總產量保持在80億斤階段性水平;

      ◆長春農安經濟開發區獲評“吉林省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

      ◆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690元和19169元,分別增長2%和6%;

      ◆“農家書屋飄書香、文化廣場促和諧”獲評全省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

      奮楫前行正風華,農安蝶變譜新篇。

      2022年,長春市農安縣貫徹落實吉林省委“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積極融入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和“六城聯動”建設,按照農安縣委“五五戰略”和“1134”基礎工作布局安排,濃繪高質量發展底色,縣域振興發展實現新突破。

      202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11億元,實現正增長;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5%,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增長13%;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85.6億元,增長6%;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開展“云招商”20余次,62個項目簽約落地;扎實開展項目建設集中攻堅行動,91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全部開復工;大力發展肉牛產業,全年肉牛飼養總量超過50萬頭;持續推進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糧食總產量保持在80億斤階段性水平;扎實做好民生實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690元和19169元,分別增長2%和6%……

      農安縣城區航拍

      突出經濟發展主線

      全力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收獲來自實干,成功源于奮斗。2022年初以來,農安縣上下勠力同心,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用實際行動和敢為人先的精神,堅定不移抓執行,有力有序抓推進,主動作為抓落實,夯實了農安縣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冬季的農安大地處處呈現出繁忙景象,工廠工人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轉。頂住疫情、汛情等不利因素影響,農安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11億元,實現正增長。柳橋、中威等10余戶企業“升規入統”,鼎恒建材、禾豐飼料等21戶企業獲評省、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1戶規上工業企業疫情期間不停工、不停產,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5%;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省內率先開展“容缺受理”,區域信用建設評價在長春地區位于前列;全面落實留抵退稅等助企紓困政策,減稅降費2.64億元,為3.83萬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補貼房租、水電費1555萬元;新增各類市場主體7600余戶,“個轉企”210戶。企業稅收恢復性增長,土地出讓量逆勢增長。

      農安縣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全力以赴抓住項目,精準招引行業龍頭和技術領先型企業,為高質量發展集聚新動能。搶抓機遇,赴京津冀、長三角叩門招商、以商招商,開展“云招商”20余次,吉粵裝備產業園、華宸雙碳產業園等62個項目簽約落地;扎實開展項目建設集中攻堅行動,91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全部開復工,16個項目順利竣工,家居產業園23個優質項目建成投產。

      突出鄉村振興主線

      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

      抓好糧食生產,抓好肉牛產業,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持續深化“黑土糧倉”科技會戰。

      長春農安經濟開發區航拍

      入秋后,農安縣廣闊的田野上,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業為玉米收割按下了“加速鍵”,農機收割成為當前搶收的“主角”,全力助農搶收增效。2022年,農安縣全力保住糧食豐收。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623.1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4.53萬畝,完成保護性耕作344萬畝,農機總動力增至220萬千瓦,主要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7%,糧食總產量保持在80億斤階段性水平;“地趴糧”整治成效明顯,科學儲糧倉等各類儲糧裝具廣泛應用;持續推進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實施黑土地保護項目11.07萬畝、鹽堿地治理項目2.4萬畝;啟動5個綜合整治水田項目,新建1個規模以上設施園區,推廣稻田養蟹6550畝。長春農安經濟開發區獲評“吉林省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

      農業技術的提升、農業機械的普及、農業政策的實施,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變得越來越幸福。

      農安縣大力發展肉牛產業

      作為吉林省的農牧大縣,農安正在借“?!眲菖d“?!睒I,抓好肉牛產業持續發展,力圖打造“肉牛之都”。農安縣圍繞“百萬頭”肉牛目標,優化“13321”肉牛全產業鏈發展布局,實施“11N11”肉牛養殖發展整體戰略,出臺“牛三條”扶持政策。創新黨建引領“自主養”“合作養”“招商養”帶動模式,建設養殖場199戶,全縣千頭以上大村、百頭以上大戶分別達到106個、416戶,全年肉牛飼養總量達到50.9萬頭;以“產業園區+龍頭企業”為依托,精心做好“畜頭肉尾”文章,城開農投、農牧加工、產業融合等肉牛產業發展示范園區強力推進,新牧科技、吉林安牛(賽升)等國內知名高科技肉牛養殖企業相繼落戶。

      突出城市建設主線

      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建管水平

      國家級衛生縣城和省級文明城、中國最具特色文化生態旅游名縣、中國最美休閑文化旅游名縣……一個個亮眼的頭銜讓農安閃閃發光。

      農安遼塔

      2022年,農安縣持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堅持“見縫插綠”,繼續打造城市花園小品、栽植林木,增加綠化面積,提升美化品質;全面加大市政設施養護力度,積極開展修復城市傷痕行動;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創新執法方式,綜合運用服務、管理和執法手段解決問題,開展渣土揚塵、占道經營等各類整治行動,切實打造規范有序的城市公共空間;深入實施“首違免罰”等執法模式,健全完善“城管+”共建共治模式,加快精細化管理進程。

      2022年,農安縣累計投入8367萬元,造林500余萬株,完成大規模國土綠化4597公頃,深入實施“綠潤黃龍”工程;改造竣工老舊小區66個,中華街等10條道路、五中立交橋建成通車;新建垃圾中轉站、水沖公廁各12座;秸稈離還田率達到87.28% 秸稈綜合利用量達到345萬噸;完成糞污收集設施2014個。

      此外,農安縣美麗示范鄉村建設在黑土地上演繹著多彩的實踐。別具特色的魅力之村、和諧之村、活力之村、富裕之村勾勒出流暢線條,一幅幅描繪生態價值與民生幸福的美麗畫卷正延展開來。農安縣完成63個鄉村振興示范村村莊規劃編制。其中,合隆鎮紅星村當選長春市“千村示范”創建擂主村,前崗鄉全新村獲評市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合隆鎮陳家店村、前崗鄉新開村被授予第一批全省鄉村振興實踐教育基地,“農家書屋飄書香、文化廣場促和諧”獲評全省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守牢民生、生態、安全底線

      推動良好發展環境實現新變化

      農安縣落實落細各項惠民政策,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2022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690元和19169元,分別增長2%和6%;城鎮新增就業43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19.1萬人;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73戶;發放低保、特困等救助資金1.3億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6個銜接資金項目全部開工;城鄉居民醫保參保84.5萬人。

      2022年,農安縣社會和諧穩定,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燃氣安全、自建房排查等成效明顯;全力應對30年歷史極值降雨,成功處置“一江三河”“八大澇區”多處管涌險情、內澇災情,實現安全度汛;持續開展“晨昏行動”“減量控大”等專項行動,粘貼反光貼4萬余條;推進“八五普法”工作,積極開展反電詐宣傳活動,發案率同比下降64%。

      一個個攀升的數據、一串串堅實的腳印、一張張亮麗的成績單,收獲的不僅僅是跳躍的數據,更是農安發展的底氣。2023年的大幕已經拉開,展望前程,農安縣繼續保持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斗姿態,做好前行準備,奮力書寫縣域振興發展的新時代答卷。(新華社吉林分社、新華網吉林頻道長春報道組,農安縣委宣傳部

    【糾錯】 【責任編輯:黃維 】
    閱讀下一篇:
    0100700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83327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