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3月9日電(黃維)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就吉林省松原市推動項目建設、產業轉型、開放合作、創新驅動等問題,新華網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松原市市長陳強。

新華網:2022年,松原市多措并舉穩增長,經濟運行取得新成績。請簡要介紹一下去年松原市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情況。
陳強:2022年,松原市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積極挖掘增長潛力,全年GDP增長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多項指標位居全省前列,經濟總體保持穩定增長。
新華網:近年來,東北振興備受關注,高質量發展成為各地的重要發展方向。松原市在主要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諸多成績,請簡要介紹一下。
陳強:松原市重點以中車松原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正泰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吉林油田600萬千瓦風光發電、嘉吉生化產業園、中溢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等12個百億級項目為基礎,突出打造“十大產業鏈”。計劃到“十四五”末,逐步改變“三一二”產業結構,確保順利實現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元、產業類投資突破1000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達到100億元的“三千一百”目標。

新華網:松原市今年主要預期目標是什么,是否有信心實現這些目標,將采取哪些舉措實現這些目標?
陳強:今年,全市計劃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地方級財政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萬元GDP能耗下降3.5%。我們有信心實現這些目標,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抓項目建設。今年,我市將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295個,完成投資402.5億元,分別增長10.5%和10%。
二是抓產業轉型。工業方面。持續推動十大龍頭企業和233戶規上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發揮“綠電”園區政策優勢,推動新能源產業“源網荷儲+裝備制造+制氫制氨”鏈條式發展。農業方面。以千億斤糧食、千萬頭肉牛、千億級農業產業集群、千村示范創建、千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五千”工程為引領,加快創建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市。服務業方面。持續抓好服務業22大工程,大力發展新旅游、新電商等業態。
三是抓開放合作。重點加強與長春市汽開區、一汽集團合作,加快4個汽車產業園區建設,推動落實一汽集團200億元新能源汽車裝備配套配額。加強與浙江省杭州、舟山等地協調對接,深度謀劃一批項目,實現借力發展。
四是抓創新驅動。深化與吉林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等高校合作,加快推動重點項目技術攻關、科技成果培育與轉化、共建產業學院等工作,年內促成科技合作項目10項以上,新增產業學院1家以上。

新華網:發展才是硬道理,改革開放是關鍵一招。新的一年,松原市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改革開放再上新臺階?
陳強:我們將提升改革推動力。深化經濟管理專班化改革,提升經濟調控能力。深化債務化解機制改革,防止信用逾期。深化城鄉一體化改革,推動數字化城管平臺投入運行,實現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管理“三統一”。深化國企改革,推動市能源集團、市水發集團掛牌運營。深化民生事業改革,確保民生實事得民心、順民意。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提升開發區發展活力。
提升創新驅動力。新建各類科技創新平臺8個,形成科技合作項目7項以上,落地轉化科技成果5項以上,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8戶以上。

提升開放帶動力。深化與舟山、長春等地的對接,推進兩平方公里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深度對接上海、浙江等發達地區,加快集成吊頂裝飾生產加工等項目建設。落實政企合作協議,推動中車、正泰、中糧、嘉吉、山鷹、云天化等重點企業在我市擴大投資、延鏈補鏈。
新華網:近年來,各地特別重視營商環境建設,松原市將采取哪些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投資者前來投資興業?
陳強:我們將以創建全國信用城市為抓手,推動全市營商環境穩定在全省第一方陣。
一是優化市場環境。持續開展“走遍松原”活動,組織全市各級干部深入項目現場、企業工地,開展“面對面”服務。讓企業放心來松投資。同時,力爭城市信用排名保持在全國前列,保持嚴重失信市場主體“零新增”。
二是優化法治環境。出臺《商貿經濟復蘇十條》《工業經濟復蘇十條》等政策舉措。同時,對全市涉企執法行為動態監測預警,徹底杜絕隨意執法現象。堅決懲治“中梗阻”等行為。
三是優化政務環境。開展政務服務“輕松辦”行動。堅持“一把手進窗口”,推行 “一件事一次辦”,開展企業訴求“及時辦”行動。推行“接訴即辦”機制,建立以“12345”熱線為主的“接訴”體系,保證問題“反映即響應、轉辦即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