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延邊州從抓牢糧食生產、抓好鄉村產業、抓實人居環境、抓緊重點邊境村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加快推動“三農”工作實現新突破。
抓農業農村工作,首先要抓好糧食生產。全州各縣市各部門將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堅守耕地保護紅線,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抓好耕地保護和用途管理,全面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全州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580萬畝以上,確保在正常年景下全州糧食總產量達到37億斤以上。近期氣溫不斷回暖,各縣市各相關部門抓緊做好備春耕各項準備工作,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加快農資調配、入戶進度,做好農機保養、調試、檢修服務,搶抓秸稈離田進度,做足做好各方面準備,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適時抓好水稻育秧、旱田整地播種、水田插秧等關鍵生產環節,力爭一次播種一次拿全苗,為奪取今年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延邊州各縣市各相關部門聚焦“6+1”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建設,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完備的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務落實,加快推動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建設取得新突破。突出龍頭企業培育,加大農業龍頭企業招引和本土農業企業培育力度,加強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力爭年底前全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發展到400家左右。下大力氣抓好項目建設,認真落實“管行業必須抓項目”要求,精心謀劃實施一批農業產業項目,深入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增值大文章,推動農產品從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賣“原字號”向“制成品”轉變,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深入實施品牌躍升工程,科學制定“延字號”品牌發展規劃,深挖延邊農產品品牌內涵,做大做強人參、黑木耳、延邊黃牛、延邊大米等“延字號”品牌,形成一大批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的“拳頭”農產品。
抓實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延邊州突出抓好農村廁所革命,進一步摸清改廁底數,科學制定改廁計劃,合理確定改革模式,健全運維管護機制,真正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強化問題農廁整改,分類建立整改臺賬、制定整改方案,“一類一檔”“一戶一策”把問題整改到位。深入實施“千村示范”“百村提升”示范村創建,繼續推動更多資源力量向示范村和創建村集中,保質保量完成今年示范村創建任務,加快建設一批環境優、產業強的特色村莊。持續抓好村莊清潔行動,在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整治農村公共空間,推進“干凈人家”創建,推動由“清臟”向“治亂”拓展、由“村村干凈”向“屯屯干凈”“戶戶整潔”延伸。
為聚焦降低邊境村“空心化”率和率先實現鄉村振興這兩大目標,延邊州搶抓全國工商聯“萬企興萬村”“民營企業進邊疆”行動的有利契機,深入推進重點邊境村建設三年行動,統籌抓好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基礎設施、民生改善、邊境貿易、穩邊固防等工作,加快重點邊境村振興發展。強化項目建設,建立并充實項目庫,完善項目推進機制,重點推動實施44個項目;扎實推進“百村提升”工程,力爭98個重點邊境村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結合沿邊旅游大通道、琿春至防川高速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13個抵邊特色產業園建設。注重整合資源,統籌使用中央銜接資金、政府債券、革命老區建設資金,加快交通路網、垃圾處理、水沖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深化“萬企興萬村”行動,力爭年內實現幫扶企業助力邊境村培育一個幫扶產業、推進一項消費幫扶、解決一批邊民就業、打造一個示范亮點。強化黨建引領,暢通優秀黨政干部、退役軍人等群體到邊境村任職、掛職渠道,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重點邊境村建設,廣泛宣傳重點邊境村優惠政策、建設進展成效,形成推動邊境村發展的良好環境。 (記者張偉國 代黎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