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圖們市涼水鎮龍虎村堅持黨建引領,立足資源優勢,以培育水稻、木耳、軟棗為三大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做好水稻產業 亮出傳統農業“底牌”
為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富硒水稻特色品牌,從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切入點,根據“鄉鎮主導,村級組織,村民自愿”的發展思路,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統一謀劃、統一種植、統一管理,摸索出一條高質量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通過成立村書記牽頭的圖們市涼水鎮山農土特產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農戶種植水稻,替農戶選種子,選化肥,選農藥。如今,龍虎村的水稻產量由2020年的每畝1000斤增長到現在的每畝1200斤以上,增加了季節性就業崗位80個。下一步,龍虎村將因地制宜多元化發展農業項目,采取“稻+菜”接茬輪作模式,進一步守住“糧食安全”底線。

做好木耳產業 抓牢綠色農業“王牌”
龍虎村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以推進綠色農業發展為主攻方向。村“兩委”協商決定由涼水鎮惠農食用菌養殖專業合作社專門承辦富硒木耳項目。為有效改變農戶單打獨斗,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大的狀況,合作社采取統一劃地,農戶抱團等措施,充分帶動村內農戶發展養殖木耳產業。同時,由駐村工作隊聯系包保單位代購包銷,解決木耳銷售問題,實現產銷精準對接,著力把木耳產業做大做強。該項目總投資115萬元,現有兩個810平方米彩鋼菌房,每年保證40萬菌袋生產規模,年產出4萬斤木耳,帶動了季節性就業130人。使農戶從“小打小鬧”的種植模式走向規?;?、集約化發展道路。

做好軟棗產業 打出旅游農業“加分牌”
為轉變傳統種植觀念,大力發展農業休閑采摘旅游項目,采用“產業+旅游”模式,將農業產業當作旅游來做,引進延邊錦繡軟棗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軟棗有機采摘園,軟棗種植規模10公頃,年產量可達到10萬斤,產業每年效益10萬元,帶動季節性就業30人。目前,龍虎村的軟棗深受當地消費者喜愛,市場需求量大,前景十分廣闊,吸引了各方游客前來采摘。

下一步,圖們市涼水鎮龍虎村將依托本村現有設施,力爭創建集富硒大米區、富硒木耳區,軟棗采摘園區和涼水斷橋景區為一體的“四區合一”觀光體驗實踐中心,打造一路走來一路景的邊境旅游特色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