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第三屆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論壇在吉林長春舉行。
本次論壇由吉林大學、中國農業銀行和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主辦,吉林大學商學與管理學院、農行吉林省分行和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承辦。論壇以“創新推進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合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主題,回顧了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聯盟成立以來在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與進展。

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姜明致辭 新華網發
論壇上,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姜明,吉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包青春,農行吉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劉世安,吉大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曲紅梅分別致辭。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包青春致辭 新華網發
吉林省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省份,承擔著全國“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計劃20%的增產任務。2023年,該省將持續加大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的力度,堅持因地制宜、分區施策,切實把黑土地建成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良田。包青春表示,肥沃的黑土地既是大自然贈與人類的寶貴資源,更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基礎保障。吉林省將著力在科技創新上求突破,在成果轉化上下功夫,在示范推廣上提質效,持續拓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創新路徑。

農行吉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劉世安致辭 新華網發
作為主辦單位的負責人,劉世安在致辭中表示,2021年,農行吉林省分行與吉林大學共同發起成立“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聯盟”,以攜手推進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項目的運作,形成資金、項目、人才和政策集聚的協同效應,成員單位從最初20家擴展到目前30家。兩年來,農行吉林省分行創新推出“黑土糧倉貸”“強種貸”“設施農業貸”“農補e貸”等系列特色產品,深入開展服務“千億斤糧食”專項行動,做好糧食全產業鏈金融服務。近三年,累計發放糧食重點領域貸款419.6億元,凈增85.8億元,增幅30%;其中,發放“黑土糧倉貸”2.9萬筆、金額70億元。截至2023年6月,該行累計發放農戶貸款1200多億元,服務農戶36萬戶,行政村信貸服務覆蓋率82.5%。今后,該行將繼續發揮聯盟協同支農的強大合力,持續創新產品和服務,助力“千億斤糧食”工程建設,以實際行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論壇現場 新華網發
在論壇上,吉大商學與管理學院教授李北偉,農行吉林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秦翰 ,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李祿軍,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趙慶亮,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 ,長春榆樹市委常委、副市長閆偉等分別進行了主旨演講。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吉林省鄉村振興局等相關領導、聯盟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農業領域專家學者、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戶代表等150余人參加了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