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內,街道工作人員竟然能幫我們解決這么多難題,實在是太驚喜了!”說這話的人是長春市二道區東惠街道重點招引企業之一——吉林新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鄔女士。就在不久前,正當他為準備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綜合評價材料感到撓頭時,二道區東惠街道主動靠前服務,快速幫助企業與13家職能部門溝通對接,一家家上門蓋章,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全部審核工作。辦事成本大大降低,“綠色通道”暢通無比,鄔女士表示,“如此優質的服務質效,助力企業下一步發展‘輕裝上陣’?!?/p>
今年以來,二道區委組織部緊抓新街道城市黨建工作整體效應發揮和特色品牌創建,圍繞理順機制、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優化隊伍等方面縱向延伸,緊扣全域覆蓋、服務群眾、基層治理、品牌打造等方面橫向搭建,在東惠街道打造“紅十惠”黨建品牌——即“惠引領”“惠經濟”“惠消費”“惠平安”“惠幫辦”“惠就業”“惠保障”“惠治理”“惠生活”“惠監督”,探索構筑開放共享、縱橫融合的城市黨建“共同體”,使像新潔環境公司受到的這般禮遇,每天幾乎都在這里上演。

遠達小學師生參觀二道區新時代基層文化教育館
縱向延伸 上下貫通構建基層黨建強力支撐
“這邊居住的大多數是中老年人,過去那條破損嚴重的方磚道,有很大的安全隱患。自街道新組建后,第一時間就幫我們把路修好了,冬天再也不用發愁了?!苯?,家住金昆大鎮的居民王阿姨和鄰居們手捧錦旗來到東惠街道,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今年5月23日才正式掛牌運行的東惠街道,如何做到快速響應?
對此,二道區組織部相關負責人用三個“高”字來作答——高位統籌、高點謀劃、高效推進。
在高位統籌方面,二道區強化組織引領,指導東惠街道聚焦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主責主業,設置黨政工作機構7個,推進街道黨群服務、便民服務、行政執法、綜合治理4個工作平臺建設,完善網格化“4+1”基層治理模式,并從二道區各部門、各基層單位,統籌公務員、事業編、“社工崗”、公益崗、安全信息專干等各類人員100余人,為街道注入新鮮力量。
在高點謀劃方面,東惠街道在抓實重點任務、深化資源聯動上也走在前列。通過建立健全“區委-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6級組織鏈條,選派干部全覆蓋包保社區、小區,結合“基層服務日”等活動,累計開展服務300余人次,推動城市基層黨建體系不斷延伸。通過建立包保責任制,東惠街道黨工委書記帶隊深入社區、企業調研200余次,解決重點民生問題85件。
作為新組建街道,凝聚力與向心力是決定街道工作能否高效推進的關鍵。為此,東惠街道一方面打造基層工作者學習成長平臺、建立輪崗交流制度,另一方面則著力開展崗位練兵等教育培訓,用好用活基層治理專干、社區“兩委”成員、專職“社工崗”3支隊伍,并針對年輕黨員骨干開設專題課程,累計發展黨員60余人,成功把優秀基層工作者凝聚到黨組織周圍,為街道工作構建起強大支撐。

東惠街道開展上門義診活動
橫向拓展 靶向施策鋪設“一盤棋”全域網
“為了提高服務效率,著力解決群眾辦事難、程序繁瑣等問題,街道研究推進‘智慧黨建’工作,探索打造了‘智慧東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數字化平臺?!睋|惠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明亮介紹,通過建立三維實景可視化地圖,配備可視化對講和大型無人機系統,幫助街道實現對重點區域的全天候巡查監測。而隨著基層治理智慧化、高效化水平不斷提升,居民群眾也切身感受到了網格化管理帶來的“溫度”。
家住北膠合板宿舍的黃大爺就被這“溫度”暖了心。黃大爺說,自己今年已經88歲了,家里有個臥病在床的兒子,平時不敢離人。一旦有個頭疼腦熱的,最發愁的便是上醫院排隊問診?!敖值捞峁┑摹萆睢?,把醫院‘搬’到了‘家門口’,真正解決了我們這群出行不便人群就醫難的問題?!秉S大爺的話,道出了許多居民的心聲。
不僅心向居民群眾,東惠街道還結合轄區大型商場多、科技企業多、產業資源集聚等特點,靶向施策鋪設“一盤棋”謀發展的全域網——新建24個黨組織,吸納駐區單位、非公企業、社區民警、業主委員會等負責人80余人參與黨建服務,定期互聯互動;推動紅星美凱龍等大型商場向數字化轉型,謀劃建設敏華智慧家居總部;加快黨建引領“數字基建”、涵養數字生態,引進嗨搜網絡科技、騎士電子商務、青鳥時代等50余家科技企業;加快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將商戶基礎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納稅信息、水電氣信息、消費者評價信息、投訴處理信息等納入街道數字化管理平臺,全力推動“信用示范街區”建設。
“唯有把工作的落腳點放到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難點、痛點、堵點上,才能探索創建新型‘黨建+’服務模式?!睎|惠人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通過細化黨建引領、幫辦代辦、就業幫扶、民生保障等10項服務,東惠街道現已成功打造“一廳共享、一窗受理,一坊議事”的“5分鐘便民服務圈”。街道重點打造的“紅心惠民”品牌也漸漸在居民群眾心中扎了根。截至目前,“小惠幫辦”“小惠到家”等9項特色服務,已累計為群眾解決問題246件,開展惠民活動138次,惠及群眾11000余人,以實際行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面融合 做足“聯”字文章實現共建共享
平臺聯用、難題聯解、活動聯辦!以“聯”字為媒,東惠街道攜手各方為民解憂,實現基層黨建工作與治理水平互促共進。
這一點,受益群眾最有發言權——
今年入冬前,家住東惠街道泰和社區富民小區的居民張玉海最犯愁的就是家中那扇出現裂縫的窗戶。令他意外的是,街道早早就為他墊付了修繕費用,安裝好新窗戶,讓他和家人得以安然過冬。
說起香江家居A區那戶長年將雜物廢品堆放在商場消防通道、水表間等公共區域的商戶,物業經理很是犯難。東惠街道了解情況后,協調相關部門聯合檢查,耐心勸說,終于督促商鋪完成整改,排除了安全隱患。為此,物業經理連連道謝……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許多許多。今年以來,東惠街道黨工委采取與物業服務企業聯建一批、利用開發配建等新建一批、盤活閑置場地改擴建一批、通過購買租用一批的“四個一批”方式,探索打造各級黨群服務中心(站)46個。
同時,為引導“幸福小區”創建與惠民服務相融合,實現難題聯解,東惠街道還探索實施“走、聽、問、報、巡”的“五字聯動法”,組織百余名“三長”深入小區征集居民小區建設意見346條;創新提出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調、民事民辦、民事民評的“五民工作法”,累計解決問題128個;建立社區大課堂、支部小課堂、指尖微課堂50余個;組建小區志愿服務隊伍,建立小區微信群,及時收集居民問題訴求,開展愛心服務、課后助教等特色活動60余場次。
在引導城市黨建與品質提升相融合方面,東惠街道則打出一套活動聯辦的“組合拳”,且為群眾所津津樂道。
“現在一說起我們廣德烤街,那是相當有名氣了。前不久,這里還被評為全市首批文旅特色消費示范街區,業戶們都很振奮!”令這位在“錦八里·廣德烤街”經營燒烤店的店主更加高興的是,自從東惠街道在這里打造了新停車場,“現在周邊的居民和來用餐的客人終于有地方停車了”!
今年以來,為持續以高標準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謀劃打造品質提升工程,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東惠街道依托沿河生態、特色餐飲、文化底蘊等優勢,以及智慧家居產業園等現有資源,探索打造“錦八里·廣德烤街”特色文旅街區、全產業鏈智慧家居產業集群等一批黨建品牌項目。以“錦八里·廣德烤街”為例,目前,街區日客流量平均已達5000人次,日營業額達30萬元,營業額同比增長30%以上。在打造主要街區的同時,東惠街道注重提升街面建設規范化、標準化水平,考慮到人流密集因素,建成東豐路及裕民路兩個臨時停車場,總面積達8300平方米,總體釋放約600個停車泊位,以供食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能夠更加便利地出行,大大緩解了停車難問題。
通過平臺共建、品牌共育、資源共享,東惠街道用心用情用力打造的一個黨建精品示范帶,正在指引居民群眾走上自信滿滿的幸福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