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三合村改進技術唱好“致富曲”-新華網
<tt id="ggggg"><table id="ggggg"></table></tt>
  • <li id="ggggg"></li>
  • <tt id="ggggg"></tt>
  • <li id="ggggg"></li>
  •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27 16:24:33
    來源:新華網

    蛟河三合村改進技術唱好“致富曲”

    字體:

      新建400平方米儲物室保護生產設備,改進機器參數讓菌絲更易成活,菌室外加熱降低感染率。今年以來,蛟河市黃松甸鎮三合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菌包廠改進生產技術,降低損耗促增收,唱活致富曲。今年,菌包廠預計生產菌包400萬袋,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80萬元,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100余個。

      黃松甸鎮充分發揮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引領作用,積極發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去年助力三合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自營自建三合村菌包加工廠,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今年,黃松甸鎮繼續助推合作社以“三改進”模式發展壯大菌包廠建設。

      以往,合作社所有的生產工具都在室外堆放,風吹日曬,尤其是塑料筐極易損壞,有些生產物資容易變質。今年,合作社新建一處占地400平方米的儲物室,用于存放白灰、石膏、菌袋等生產物資以及滅菌車、滅菌筐等生產設備,減少了損耗。合作社按照安全生產規程,為新建儲物室配備大容量電線電路、應急逃生通道、滅火器及消防應急燈等一系列消防應急設備,為菌包廠正常運轉及工人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

      改善生產技術就是提高生產力。今年,合作社積極參加各級、各部門組織的食用菌類培訓會及展銷會,與專家學者探討食用菌生產技術,并結合菌包廠實際運轉情況,將汲取的經驗做法運用于生產環節中,調整高溫滅菌鍋的溫度和運轉時間,減少菌包水分的流失,從而提高菌絲成活率。

      合作社大膽嘗試改進生產方法。以往,加熱都是在菌室內,無論是燒柴禾還是燒煤都需要掏灰,菌室內灰塵大,極易造成菌包感染,還需要經常通風加氧。今年,合作社嘗試將菌室加熱移到室外,增強空氣流通性,還為菌絲生長提供了充足氧氣,不需要額外加氧,也降低了菌包的感染率。

      截至目前,菌包廠日產菌包8.3萬袋,且日產菌包量隨著訂單量的增加而不斷增長,最大容量為日產菌包14.7萬袋,預計生產春秋耳400萬袋,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80萬元,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100余個。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