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蛟河市立足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為目標,堅持提格統籌、穿鑿做實,揚優勢、出亮點、穩大局、爭上游,合理利用全市綠化空間,持續完善城市綠化體系,科學開展城市綠化工作,逐步推動蛟河市綠化工作高質量發展,打造特色蛟河、活力蛟河、幸福蛟河。
蛟河市注重綠化與生態保護相結合,推廣鄉土樹種,加強綠化后期管護,形成了一道美麗的生態屏障。同時,該市還通過開展綠化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綠化意識和參與度,共同營造宜居生態環境。這些舉措不僅美化了城鄉面貌,還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環境,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為致力于“口袋公園”建設,突出園區景觀功能,立足小而精、小而美,突出“口袋公園”精致婉約的特色,在建設過程中以植物造景為主,在有限的綠地空間內把喬木、灌木、地被植物進行科學搭配,形成豐富的植物景觀層次,提升景觀效果,形成四季分明的觀賞景色,豐富城市風貌。如首鋼漪園、荷園、幽園,地處市中心核心區,地塊原狀為常年積水不流動、夜晚蚊蟲多、容易發生溺水事故的坑洼地帶。2022年進行整體改造,栽植喬灌木1365株,模紋1.95萬株,增加噴泉、休閑座椅等景觀小品和增設投光燈、地埋燈、氛圍燈等,填補老城區公園覆蓋盲區,打造百姓身邊的公園,成為網紅打卡地。被評為吉林省優秀“口袋公園”第七名。

在城市公園建設中,充分考慮周邊社區群眾的年齡結構,科學配置基礎設施,設置健身器材、文化墻、兒童游樂、夜間照明、座椅等服務設施,做到惠民、便民、利民,為廣大市民休閑健身娛樂提供便利。同時,為提高公園的滲、滯、蓄、凈、用、排等能力,在公園建設中廣泛應用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等海綿技術,這樣做一方面突出了公園的生態特色,增加城市美觀度,提高城市品位;另一方面也合理地將海綿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公園的建設中,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