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日,吉林油田新能源公司2024年風光發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較去年相比提前一個月實現該目標,所發電量已全部用于油氣生產用電自消納。

年初以來,氣溫變化極大,在風光天氣條件下,新能源發電設備時刻保持最大限度發電,為油氣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

作為吉林油田發電主體單位,新能源公司聚焦新業務管理短板,圍繞“五零”理念,健全管理體制。積極推進機構調整和人力資源優化,按照同行業管理模式,以“優化主業、精干輔業”為原則,重組整合業務板塊和管理模式,搭建“四部一室+四中心+五(場)站”的組織結構。
同時,針對管理薄弱環節完善制度流程體系,以“五零理念”為核心,搭建新能源生產、經營、安全新制度體系,實現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管事,崗位有其責,人人履其責,凡事有標準的工作新秩序,為搶發電量奠定組織基礎。

堅持“融合發展一盤棋”,高質量提升發電水平。新能源公司堅持實時跟蹤負荷變化,及時調節各風光發電場站功率,提高上網電量。動態積累基礎數據,開展負荷和功率預測,為下步實現電網調控一體化管理,精準消納負荷打下基礎。進一步加快新能源配套項目建設節奏,積極構建油田智能電網監控系統,實現風光發電與用電負荷同步調控,提升發電能力。

圍繞安全優質高效供電,扎實開展風電設備日常維護和春季電網聯合檢修。新能源有限公司創新生產組織形式,以新成立的4大基層電能管理站(作業區)為主體開展自檢,形成“獨立自主、一體協同、多方合作、統籌安排”的電網檢修新模式,同時,創新推行“診斷性電網檢修”,靈活確定檢修周期、內容與方式,提高設備檢修精準性。
在日常維護中,將“搶發電”作為生產運營工作的重心,強化設備治理、運行維護,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設備發電可靠性,堅持在無風、無光天氣加大設備巡檢、維護力度,從而確保在風光天氣條件下發電設備最大限度發電。同時,嚴格執行風電場及光伏電站設備及線路定期巡視制度,發現缺陷及時處理,光伏板緊固,加強光伏板定期清理,提高發電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