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文藝和志愿服務雙重優勢,5月23日至29日,二道區文聯開展“東城聚力 文藝凝心”2024年文藝志愿服務周活動,組織廣大文藝志愿者進機關、進學校、進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扎根生活沃土、服務人民群眾,深入探索文藝志愿服務工作。

品牌化,引領文藝志愿服務質效提升。5月23日,是“中國文藝志愿者日”,區文聯以此為契機,啟動文藝志愿服務周活動,全力打造“東城聚力 文藝凝心”文藝志愿服務品牌。啟動儀式上,分別為區書法、美術、攝影、舞蹈4支文藝志愿服務隊和街鎮9支文藝志愿服務隊授旗,文藝志愿者代表宣讀《二道區文藝志愿服務倡議書》,號召全區文藝志愿者以人民為中心,共同做好文藝惠民志愿服務。隨后,展演街鎮2023年優秀文藝宣講作品。
生活化,通過文藝宣講作品浸潤心靈。為豐富居民群眾文化生活,各街鎮文藝志愿服務隊上下聯動,將文藝志愿服務與節能宣傳、慶六一等各項活動相結合,通過集體歌舞、情景短劇、傳統快板、舞蹈、小品、三句半、評劇等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藝術表現形式,為居民群眾提供內容豐富的文藝盛宴,扎實推進文藝宣講活動走深走實,提升居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精細化,采用定制課程開展文藝培訓。為推動文藝志愿服務走深走實,區文聯策劃了文藝志愿服務定制課,根據轄區各部門工作需要、中小學文藝發展需求和轄區文藝愛好者要求,以“你選課、我送課”的方式,精準傳遞文藝課程。在區委宣傳部主辦、區文聯協辦的宣傳圖片拍攝培訓班上,長春市攝影家協會顧問連相如老師講授了新聞圖片的拍攝技巧;在聯合區教育局開展的中小學合唱培訓班上,長春市音樂家協會秘書長張音博老師講授了合唱訓練與作品排練技巧;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的書法和中國畫技法培訓上,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谷韶明老師和吉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王彬老師分別為文藝愛好者授課。滿足了群眾文化需求,贏得了廣泛好評。
常態化,讓文藝志愿服務成為習慣。常態化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離不開文藝愛好者的堅實支撐。二道區文聯凝聚全區文藝之力,以文藝宣講活動為統領,充分發揮全區文藝專業人才、草根文藝人才和文藝志愿者優勢,通過培訓輔導、文藝演出、展覽展示等多種形式,將精神食糧傳遞到社區和鄉村。隨著文藝志愿服務項目的開展,越來越多愛好文藝項目的機關、街道、社區工作者和居民加入區文藝志愿服務隊伍。截至目前,全區文藝志愿服務活動累計開展近百場次,惠及群眾萬余人,形成了志愿服務人員不斷增多、文藝創作精品迭出的蓬勃發展態勢。
從文藝到志愿,匯聚成合力,扎實有效開展文藝志愿活動,用文藝的魅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二道區文藝事業如同一條條淙淙溪流,正匯聚成文藝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