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加快工業化埋碳步伐 爭做碳產業鏈“鏈長”-新華網
<tt id="ggggg"><table id="ggggg"></table></tt>
  • <li id="ggggg"></li>
  • <tt id="ggggg"></tt>
  • <li id="ggggg"></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6/09 13:38:46
    來源:新華網

    吉林油田加快工業化埋碳步伐 爭做碳產業鏈“鏈長”

    字體:

      截至目前,吉林油田利用16年時間,實現累計注入二氧化碳330萬噸,相當于植樹2925萬棵,近159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一年的減碳效果。

    圖片

      經過二十余年探索,吉林油田已建成國內首個全產業鏈、全流程二氧化碳捕集、驅油、埋存與循環利用示范工程,成為首個亞洲最大的提高石油采收率項目,技術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備“最早、最大、最全、最多、最好”鮮明特點。擁有獨特的設計、研發、試驗、運維、培訓一體化技術服務能力,已針對印尼Gemah油田、長慶油田等9個國內外油田開展技術共享服務。

      當前吉林油田碳源主要由內部氣源和外部氣源兩部分構成。內部氣源占比86%,主要由長嶺伴生氣和本單位循環氣構成,外部氣源主要由中國石化氣態氣和吉林石化等外部企業液態氣組成。吉林油田的長嶺氣田二氧化碳含量高達21%,為開展CCUS項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隨著二氧化碳的注入量增加,二氧化碳作為伴生氣隨原油產出,經過簡單除油脫水處理,將產出氣與長嶺氣田伴生的二氧化碳氣混合全部循環注入,目前循環氣每天已達13萬立方米。

      為更好地助力“雙碳”目標實現,除充分埋存本土所生產天然氣中所含二氧化碳外,吉林油田還致力于加快工業化埋碳步伐,不斷拓寬用碳渠道,所埋存二氧化碳總量中,外部氣源44.6萬噸,占總埋存量的14%。

    圖片

      吉林油田與多家企業協同合作,建立CCUS產業集群,不斷謀求氣源最大化,目前與中國石化、吉林石化、四平天澤等企業做好協調溝通交底,按短期合同分段簽署,適應動態變化。建立合作關系穩固的碳產業聯盟,在實現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獲取更多低價碳源。主動參與國內碳市場交易,提高EOR項目除增加原油產量收益之外的碳稅、碳減排等附加值。近期,將根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CCUS全產業鏈總體部署,有序啟動化肥廠百萬噸級二氧化碳回收示范工程,到2036年,二氧化碳年捕集能力達到500萬噸,逐期滿足吉林油田的碳源需求。

      除此之外,吉林油田還爭取建立碳交易體系,充分調動各方參與、共同減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積極爭做碳產業鏈“鏈長”。系統謀劃跨地區跨行業聯合減排,統籌區域源匯匹配關系、捕集管輸場景及驅油埋存潛力,宏觀調控以目標油田碳驅油、碳封存為核心的區域性碳產業鏈布局,戰略性引領CCUS-EOR基礎研究和骨架工程布局,戰術性指導CCUS-EOR頂層設計和區域性效益減排“碳網”建設,打造吉林油田千萬噸注入、千公里碳網、億噸級碳庫CCUS工業化應用“1130”工程。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