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吉林油田利用半年時間,系統評價川南深層頁巖氣與松南致密氣全生命周期生產動態規律,深挖排水采氣關鍵技術要點,以科研項目為依托,開展多方面的理論研究與現場試驗,排水采氣在川南新區與松南本土均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川南深層頁巖氣對比鄰區中深層頁巖氣具有遞減快、中后期產液高、排水難度大等特點。
油氣工藝研究院項目組技術人員深入分析頁巖氣井產積液動態變化規律,形成了以全井筒持液率動態分析、流型跟蹤、臨界攜液計算、基于井筒油套壓剖面預測積液狀態等為主要手段的氣井產狀精細評價方法,實現固定時段更新、重點時段加密分析的工作模式,明確重點氣井積液狀況和管柱攜液排采效果,有效指導頁巖氣井合理化配產,以及泡排等措施合理介入時機確定。

同時,科研人員通過調研鄰區兄弟氣田頁巖氣井排采工藝實施效果,結合配置區內前期評價井實施泡排、柱塞等工藝試驗取得階段性認識,開展排水采氣工藝技術經濟適應性系統分析評價,完善并定型適應深層頁巖氣平臺井與評價井單井兩類工況的全生命周期排水采氣技術路線,初步形成川南頁巖氣采氣工藝規范化指導意見,為后續配置區生產井進入排水采氣階段,實現排采工藝科學合理有序接替打下基礎。

松南本土以英臺、德惠氣田為代表的致密氣老井經過多年開發生產,當前已普遍進入低壓低產階段,亟需經濟適用的排采措施有效介入,促進氣井長效穩產。
項目組技術人員以氣井排水采氣“四定”原則為指導,優化“一井一策”的排采工藝優選大表,并通過廠院結合開展技術攻關與現場試驗,促進致密氣全生命周期效益排采技術模式推廣及應用,形成初期小直徑速度管柱排采延長攜液自噴期,中期穩產階段泡排維護,后期低壓低產階段增壓或氣舉的技術體系。
今年,吉林油田在松南老區初步建立致密氣自動化泡排示范區,形成生產數據實時監測、動態分析加注效果、遠程調控加注制度的自動化精細調控泡排工作模式,德惠地區開展速度管柱+泡排試驗4口井,由措施前月遞減2.3%至8.5%,轉為連續泡排后月產氣增幅1%至2.9%,措施穩產效果顯著。英臺深層低產氣井間開+泡排試驗3口、大修重新完井氣井泡排試驗2口,單井日增氣1000至4000立方米,進一步實現了低產井效益挖潛。
下一步,吉林油田將持續推進頁巖氣、致密氣等多類型氣藏全生命周期效益排采模式的應用與拓展,持續攻關并完善適合不同生產階段的排水采氣工藝技術系列,形成實用、高效、低成本的技術體系,為川南天然氣效益開發和松南已開發氣田綜合穩產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