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4萬尾小龍蝦坐上專車,從蛟河市新站鎮六家子村出發,行程100余公里,來到昌邑區孤店子鎮,落戶吉發集團稻田生態養殖小龍蝦技術示范基地。
到孤店子鎮安家落戶,并不是六家子村小龍蝦的第一次遠游。此前,它們還先后前往長春市、永吉縣的一些科研基地安家。
據介紹,六家子村養殖寒地小龍蝦項目在吉林市開了先河。項目由吉林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提供技術指導,總投資47萬元,建有3個養殖池,面積為1000平方米。2022年7月建成,運營當年,基地投放蝦苗6萬尾,到當年年底村集體實現增收3萬余元。
六家子村黨支部書記常洪軍說,小龍蝦養殖技術含量高,生存的水環境需要保持相對穩定的酸堿度、含氮量、含氧量,需要定期測量、定期補水?!八疁夭荒艿陀?5℃,水深不能超過1米。小龍蝦蛻殼時喜歡安靜,我們在水池邊上安放了它們可以藏身的瓦片?!?/p>
“繁育是最大的技術難點。繁育之前,池底淤泥要沉積到5厘米到10厘米厚,要清塘,對蝦池進行消毒后重新困水,種植水草,調節水質。水池要設隔離層,種蝦放在上層,產下的小蝦可從網眼漏下去。種蝦要挑體色暗紅或深紅、體表光滑,個體大,附肢齊全、體格健壯、活動能力強的?!?/p>
兩年來,通過外出取經,基地負責人帶領村干部和村民日漸掌握小龍蝦養殖、培育技術,逐步攻克繁育技術難題?,F在,基地投放蝦苗30萬尾,在吉林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扶持下,已由單一養殖成蝦升級為集成蝦養殖、種苗培育、蝦苗繁育為一體。
六家子村的小龍蝦體形碩大、底板干凈、顏色光亮,蝦肉緊實,口感好,深受市場青睞。去年,卓遠農業公司一次性訂購1萬尾幼蝦,投放到1.3公頃水田,開展蝦稻共生試驗:小龍蝦吃水田里的微生物、雜草和害蟲,排出糞便成了有機肥,稻養蝦,蝦促稻,實現了稻蝦雙贏。相比普通水田,蝦稻共生水田1公頃輕松增收1萬元以上。
今年,吉發集團來到六家子村考察,決定開展蝦稻共生實踐,直接預訂小龍蝦20萬尾,每尾0.5元,這倒逼六家子村預先增量養殖、加速繁育。
“起初,我們捕撈蝦苗用的是地籠,效率不高,先撈出來的有損耗。目前,我們已研究出新的捕撈方式,一次性可捕撈近4萬尾?!背:檐娬f,當天,首批小龍蝦通過保溫箱運達示范基地,選擇水溫27.5℃的灌渠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