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一座網紅城市的顯功與潛功-新華網
<tt id="ggggg"><table id="ggggg"></table></tt>
  • <li id="ggggg"></li>
  • <tt id="ggggg"></tt>
  • <li id="ggggg"></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8/08 16:35:22
    來源:吉林日報

    延吉:一座網紅城市的顯功與潛功

    字體:

      對于一些網紅城市來說,互聯網像一個限時開放的舞臺,在特定時間登場,接受歡呼、吶喊、鮮花和禮物,而后流量四散、演出落幕,城市迅速回歸平常,煊赫不再。

      延吉,顯然不在此列。

      兩年前,憑借“朝鮮族公主”旅拍走紅網絡之后,延吉市的“紅”沒有絲毫消退。這座常住人口不到70萬的邊陲小城,在今年“五一”期間,接待國內外游客72.4萬人次,同比增長5.1%;實現旅游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2.7%。在馬蜂窩發布的《2024年“五一”假期東北地區熱門目的地20強榜單》上榮登榜首。

      如何從“網紅”到“長紅”,如何把“流量”變成“留量”?這是諸多網紅城市都在頭疼的問題。但在延吉,一杯咖啡、一張照片、一個市場,就能夠把答案交代得清清楚楚。

      從一杯咖啡說起:

      “每萬人咖啡店的擁有量”是上海的近四倍

      深耕延吉本地咖啡市場10余年,40歲的崔逢花見證了延吉市“縣咖之王”的崛起。

      作為延邊州咖啡文化交流發展協會的會長,崔逢花的第一杯咖啡記憶,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她回憶:“是在俄羅斯做買賣的親戚帶回來的,感覺很好喝。這在當時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p>

      “邊貿+時髦”促成了產業的雛形,延吉人在家門口開起了自己的咖啡館。

      待進入21世紀,連鎖咖啡店開始在延吉大行其道。

      而今,800多家咖啡店遍布大街小巷。延吉“每萬人咖啡店的擁有量”是上海的近四倍。

      手持一杯咖啡,在延吉的街頭拍張打卡照……看似尋常,但一個城市的煙火氣從咖啡杯里溢出,成為都市快節奏生活下,一劑剛剛好的精神舒緩劑。

      咖啡市場的繁榮是“顯功”,本地咖啡產業鏈條的延伸、人才體系的建設、研發力量的壯大則是“潛功”。

      前不久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昆山)咖啡產業大會上,崔逢花開發的“延吉蘋果梨咖啡”大放異彩。

      “米酒咖啡、凍梨咖啡、鍋巴拿鐵、蘋果梨桔梗茶……”延吉市商務局綜合科科長金燕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人就地取材,將咖啡與茶有機結合,以地產食材融入咖啡,做出了不少新花樣,強化了延吉咖啡的地域性。

      有物暢其流,更有人丁興旺。

      每年,有上千名延吉年輕人在本地的咖啡學校接受專業培訓,延吉本土咖啡人才隊伍生生不息、后繼有人。

      不產一??Х榷沟难蛹?,由此坐穩了“縣咖之王”寶座。

      從一張照片說起:

      一天涌入上萬個“朝鮮族公主”

      “看我手指的方向,下巴抬起來一點……”快門一響,“公主”定格。

      在延吉市的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內,總會看到頭戴漁夫帽、渾身“掛”滿相機配件的專業攝影師,與身著朝鮮族民族服飾、妝容精致的游客成對出現。頻頻出圈的“延吉公主”旅拍照片,通常來自上述組合。

      “延吉,一個遍地‘公主’的城市……”“一天涌入上萬個‘朝鮮族公主’”,網友的留言,道出了旅拍行業在延吉的興盛。

      興盛的起因,看似不經意。在2022年,有旅拍團隊看中了延吉的朝鮮族風情,到此一游的旅拍照網上爆火,一時“出圈”,促成當年民俗園客流激增。

      為了讓“流量”持續涌動,延吉邀請了央視、浙江衛視、湖南衛視到當地拍攝綜藝節目,以“沉浸式旅行+明星流量+高頻互動”共振,持續為網紅城市注入流量。

      同時,延吉還對中國朝鮮族民俗園進行升級擴建,打造成為如今占地面積9.4公頃、建筑面積6145平方米的民俗風情景觀結合帶。

      打好了“順風球”,坐上了“順風車”。2022年8月,中國朝鮮族民俗園門口只有兩家旅拍店,到2022年年末,短短4個月就增加至四五十家。如今,民俗園附近的旅拍店已經突破700家。

      今年5月,大眾點評“必玩榜”上,中國朝鮮族民俗園成功上榜,成為全網最受關注的景點之一。

      一張旅拍照片,從“一時”出圈,到“一直”火爆,延吉

      這“顯”“潛”之功,修煉得到位。

      去年,延吉適時出臺《延吉市文化旅游市場規范化管理實施意見》,從環境整治、治安保障、交通秩序、志愿服務等方面,全方位對本地文旅市場進行部署安排。

      今年“五一”期間,延吉的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免費為市民及游客開放4291個停車位,方便自駕游客停車。

      延邊大學網紅墻下,交管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者晝夜守望,人流熙攘的網紅墻下秩序井然。

      街邊的餐館酒肆,服務規范、價格透明,曾經服務本地市民的門店迅速轉身,穩穩承接著“長紅”延吉帶來的人流和商流。

      “顯”“潛”之間,延吉蹚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長紅”之路。

      從一個市場說起:

      “這箱子里裝的,是珍貴的人間煙火氣”

      “紅”在網上,是延吉“長紅”的手段,不是目標。

      在流量數據背后,“悶聲發財”的延吉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非主流網紅”路徑。

      一個平常的周末,記者來到延吉市西市場。

      西市場過去只是當地人購買日用雜貨的地方,現在作為延邊特產零售最集中的市場,成為了游客必到的網紅打卡地。

      記者看到,購買朝鮮族傳統小吃的游客排起長隊,等待郵寄的辣白菜、明太魚、打糕等貨品堆到店鋪外面,一箱摞著一箱……

      這箱子里裝的,是珍貴的人間煙火氣。

      將地域人文融入煙火氣,與天南地北的游客互動產生情感的共鳴。這種城市營銷的底層邏輯或許有些“非主流”,但對于延吉,卻是最有效的流量密碼。

      當下,各地文旅疲于狂卷“數據”。不過,網上動輒幾個億的流量,到底能折算成多少真金白銀?

      網紅城市營銷絕不是線上一錘子買賣的吆喝,需要沉下心來做一些游客日??床灰姷摹肮Ψ颉?。

      比如延邊大學網紅墻,只是一座普通的八層商業樓,外懸70余塊雙語牌匾。2021年,一位擁有2000萬粉絲的大咖在此打卡,網紅墻名氣大增。延吉隨即對其進行亮化升級改造,有效增強了網紅墻的視覺沖擊力。流光溢彩的城市活力,輔以“雙語”文化的地域特色,于是有人說:“不是國外去不起,而是延吉更有性價比!”

      比如為了解決春節客流高峰運力緊張的問題,今年2月8日至2月17日,延吉招募了153名志愿者組成愛心車隊,在高鐵站、西市場、民俗園免費接送游客,為游客提供路線引導、旅游咨詢等志愿服務,累計出動愛心車1024輛次,服務游客2756人次。

      再比如,在2022年,中國(延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獲批建設。延吉市馬上就把跨境電商保稅直購體驗店開到了網紅景點旁。2023年,延吉市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1.75億元,增長了49.4%。

      這49.4%的增量,算不上潑天的富貴,但從中我們已經可以一窺延吉流量變現的思路與手段了。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