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第十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系列活動——首屆中國電影制片人峰會在長春國際影都舉辦,來自中影集團、博納影業、華誼兄弟、儒意影業、長影集團、北京精彩、萬達影業、壹同制作、百納千成影業、華策影視、德云影視、追光影業等國內知名影視公司的制片工作相關負責人匯聚一堂,以“完善制片體系 打造精品項目”為主題,交流新時代中國電影制片成就,介紹電影制片人在電影制作中的作用及工作流程,共同探討新時代電影制片的發展方向和創新路徑。

本次峰會的上半場聚焦于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大模型和新技術對電影制作的影響。長影集團的代表分享了長影的歷史和轉型經驗,強調了在數字化轉型中堅持內容創新和人才培養,通過設立電影制片部和科技實驗室來適應AI技術的應用。
談及動畫電影領域的討論中,追光影業的代表強調了專業電影人對于情感故事敘述的重要性。
華策影視和百納千成影業等公司代表介紹了他們在電視劇、電影和動畫領域的布局,強調了內容多元化、產業鏈整合以及與優秀創作者合作的戰略。
峰會中還探討了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創作,包括劇本選擇、角色塑造和制作技術的高標準要求,以及傳統文化與現代電影語言的結合。整個對話突顯了中國電影業在面對技術變革和市場競爭時的創新與適應能力。

制片人是電影的核心人物,全鏈條掌控影片創作生產各個環節,是電影制作的統籌者、電影創作的權威管理者、電影創作團隊的靈魂人物,更是電影創作質量的評判者,擔負著“挑本子、找款子、組班子、賣片子”的重任。峰會的下半場則主要探討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與變革,與會者強調了國有和民營電影企業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平衡,以及在內容創新、技術應用和產業鏈完善上的探索。
中影和博納等公司代表分享了他們在主旋律電影和商業電影結合上的經驗,指出電影制片人應具備產品、市場和經營能力,并呼吁建立更完善的制片體系。此外,討論還涉及了電影類型多樣化、觀眾需求變化、電影市場的同質化問題以及應對新技術如AI的融合。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電影制片人需要保持對電影的熱愛,尊重創作規律,不斷創新以適應市場變化。同時,電影產業需加強與科技的結合,利用新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應對觀眾人次減少和票房下滑的挑戰。
“一部電影從選題策劃、投資預算、主創組成、拍攝制作、營銷發行、資金結算,無不傾注了制片人的大量心血。制片人要一以貫之地做好各環節所有工作,才能保證電影的順利循環。雖然各公司的具體做法有所不同,但在國際通行的制片人職責中,制片人的工作任務是共通的?!敝袊娪爸破藚f會主要負責同志焦宏奮解讀了制片人的職責,并感謝了中國長春電影節組委會對本次峰會的大力支持。他表示,長春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和福地,“從延安到長春,從長春電影制片廠到全國各地的電影制片廠,無不深深鐫刻著長影人的印記和貢獻。中國電影今天的成就,離不開長春電影。中國電影在邁向電影強國的征程上,同樣離不開長春和長影的助力推動?!?/p>
走進中國電影新時代,在邁向電影強國的征途上,吉林正聚力出發。吉林省出臺了《吉林省推動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支持服務影視作品在吉拍攝工作機制》等政策措施,從創作生產、產業鏈打造、人才培養、市場拓展等方面入手,為吉林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
長春市出臺促進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舉措,以影為約,打造聚集7類、150家配套供應商和350處省內特色外景地影視產業服務平臺,為電影拍攝提供一站式服務;以影為媒,著眼產業融合發展,建設拍攝、文旅、總部、數字、教育、孵化六大基地,為電影發展積蓄力量;以影為名,讓電影元素浸入到城市每個角落,讓電影成為長春一張閃亮的名片。借助長春影都這個實體,為大家提供一個創作的平臺,用更加豐富的資源、更加便捷的服務助力中國電影新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