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吉林省腫瘤醫院惡性腫瘤臨床研究一體化診療中心主任、吉林省癌癥中心主任、國際肺癌聯盟罕見腫瘤專委會委員程穎教授作為全球主要研究者開展的ADRIATIC臨床研究的成果發表在醫療領域的國際頂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影響因子:158.5),建立局限期小細胞肺癌誘導放化療后免疫鞏固治療的嶄新治療模式,開創了局限期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新時代,為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治療帶來革命性進步。
這是小細胞肺癌領域中國學者作為第一作者首次在NEJM發表文章,也是吉林省醫療領域工作者首次作為第一作者登上NEJM,在國際學術舞臺“奏出強音”,代表著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最高認可。
小細胞肺癌是一種高侵襲性的肺癌,I-III期的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約占小細胞肺癌的30%。盡管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對初始化療和放療有應答,但仍會復發并且進展迅速。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極差,只有15-30%的患者在確診后可活過5年。當前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的標準治療是同步放化療(cCRT),但多數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兩年內出現復發,中位總生存期為25-30個月。
如何能進一步改善患者生存是當下面臨的主要挑戰,臨床上亟需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為此,程穎教授作為全球主要研究者之一開展了這項以ADRIATIC命名的全球首個局限期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之后度伐利尤單抗鞏固治療的III期研究。
2024年美國腫瘤學年會上,ADRIATIC研究作為LBA(重磅研究摘要)在全體大會首次公布的結果顯示,在完成同步放化療后接受度伐利尤單抗鞏固治療可以顯著改善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的無進展生存期和中位總生存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沒有發現新的安全性事件,成為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治療的里程碑,獲得全球腫瘤學領域專家的全場掌聲和好評。在2024年世界肺癌大會上,ADRIATIC研究再次公布了患者報告結局數據,同步放化療后度伐利尤單抗鞏固治療不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顯著影響,甚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肩臂疼痛、胸痛等特定癥狀,進一步支持其成為cCRT后疾病穩定的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新選擇。9月13日,在歐洲腫瘤內科學年會上,ADRIATIC研究再次以LBA報告的形式亮相,公布了不同放化療方案以及是否接受預防性顱腦照射的患者亞組分析結果,研究全文同步發表于NEJM雜志,再次引起國際同行廣泛關注和熱議。
據悉,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創刊于1812年,是國際上公認的四大著名醫學期刊之一,是由美國麻州醫學協會所出版的評審性質醫學期刊和綜合性醫學期刊。出版對生物醫學科學與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的一系列主題方面的醫學研究新成果、綜述文章和社論。程穎教授團隊領銜的研究成果能登頂該雜志,也印證了其研究成果的突破性價值和國際學術界的充分認可。(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畢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