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以來,一臺臺現代化水稻收割機在通化市各個田野間快速高效穿梭著。目前,通化市糧食作物已收獲255.75萬畝,占總面積的76.9%,秋收進度接近八成,為確保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通化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332.4萬畝。其中,玉米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45.48萬畝,已收獲182.39萬畝,占比74.3%;水稻種植面積66.88萬畝,已收獲53.59萬畝,占比高達80.1%;大豆及其他糧食作物也相繼進入收獲高峰期,大豆種植面積16.28萬畝,已全部收獲完畢,占比98.3%,其他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76萬畝,同樣已全部收獲。
在推進秋收工作方面,通化市科學安排秋糧收獲順序,指導農民按照“五先五后”的原則,即先收水稻、大豆后收玉米,先收早熟品種后收晚熟品種,先收經濟作物后收糧食作物,先收種子田后收一般田,先收崗川地后收低洼地,有序開展秋糧收獲。對于個別土壤過濕、機收困難的低洼地塊,及時組織人工收獲,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為確保秋糧收獲工作的順利進行,保障糧食從“豐收在望”到“豐收在倉”。全市各級農業部門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溝通聯系,實時關注天氣變化,指導農民做好后期田間管理,特別是針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提前做好防范和應對,盡量減少災害損失。對于可能發生早霜的區域,農業部門更是積極指導農民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作物安全度過初霜期,延長作物在田時間,盡最大可能提高糧食產量。
隨著秋收工作的持續推進,通化市正朝著全年糧食豐收的目標穩步邁進。農業部門的精心組織和農民的辛勤付出,共同繪就了一幅豐收的壯美畫卷。(來源:通化市委宣傳部)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