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區的通榆縣迎來了糧食大豐收,眼下,各大合作社及種植戶紛紛搶抓晴好天氣,扎實有序開展玉米收割工作。
在通榆縣延會家庭農場的300公頃玉米田里,三臺大型收割機馬達轟鳴,它們將一穗穗玉米“攬入”懷中,經過剝皮等處理后便卸入貨車運往場院。農場負責人王延會介紹,現在農場是三臺機械24小時作業,六臺運糧車每班10個小時一倒,爭取在10月底之前全部收完。
近年來,通榆縣將目光投向耕地面積為百公頃以上的家庭農場、合作社、種植大戶及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通過推廣使用良種、良法、良機等先進農業技術,穩步實現了糧食產量階梯型遞增。今年,通榆縣采用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選擇適合本地種植的密植品種,通過寬窄行種植增加密度,每公頃達到7.5萬到10萬株,田間實現水肥一體化精準管理。
通榆縣延會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延會說:“今年的玉米是大豐收,因為采用大壟雙行精準調控水肥一體化技術,比往年每公頃增產20%?!?/p>
每公頃增產20%多,總播種面積大,增產總量就是一筆大賬。據統計,今年,通榆縣玉米種植面積380萬畝,平均畝產可達533.5公斤,預計玉米總產量可達40.56億斤左右,達到豐產水平。 (通榆縣委宣傳部)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