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田的新崛起——吉林油田綠色轉型發展透視-新華網
<tt id="ggggg"><table id="ggggg"></table></tt>
  • <li id="ggggg"></li>
  • <tt id="ggggg"></tt>
  • <li id="ggggg"></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1/01 16:14:50
    來源:新華網

    老油田的新崛起——吉林油田綠色轉型發展透視

    字體:

      “吉林油田2024年新能源稅前利潤在集團公司新能源全部稅前利潤占比達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所有油田中排名第二位?!毙履茉词聵I部經理馬曉紅說,昂格55萬千瓦風電項目、鎮賚大屯鎮13萬平供暖配套3萬千瓦風電項目被評為股份公司新能源優秀項目。

      在大考面前,生產經營持續向好、綠色能源企業建設水平再創新高。曾經舉步維艱的吉林油田究竟是如何重“新”崛起的?

      扭虧脫困:敢問路在何方?

      吉林油田曾一路書寫輝煌,后來陷入了產量下跌、連年虧損的低谷。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吉林油田深入總結經驗教訓,科學研判形勢。一面全球能源轉型、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后低油價成為常態;一面資源劣質化、效益穩產難度大、開發成本高固化了老油田高成本開發的格局。雖然采取了深化改革、外闖市場等一系列努力,但治標不治本。

      2020年,我國提出“雙碳”目標,此后出臺了一系列加快能源綠色轉型的部署,掀起了“能源革命”浪潮。綠色轉型成為老油田實現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吉林油田搶抓“雙碳”機遇,從頂層設計入手,著力更新發展理念,變革發展模式,以吉林綠色協同發展示范基地為依托,實施千萬千瓦級風光發電、五百萬噸級碳埋存、百萬噸標煤級清潔能源利用“三大工程”,高效建設以松南效益穩產、川南效益建產和新能源效益發展為標志的綠色低碳多能互補新型吉林油田。

      效益穩產:老區真的老了嗎?

      油氣資源是油田發展之本。松南老區是吉林油田本質扭虧脫困的壓艙石,也是綠色發展的重要依托。當前,吉林油田整體進入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新階段,剩余儲量和資源以低品位、非常規為主。

      資源劣質化大勢所趨,老區真的老了嗎?換個角度看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吉林油田的答案是,低品位不等于低效益,非常規資源要有非常規打法,依靠創新驅動完全能夠實現效益開發。

      在2024年國際碳中和與綠色投資大會暨第三屆零碳中國城市峰會上,吉林油田新立Ⅲ區塊獲得“零碳工廠”標準試點榮譽稱號,成為目前國內油氣生產行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零碳工廠”從何而來?吉林油田在新立Ⅲ區塊推行大平臺集約化建產模式,創新應用井網重構、集團壓裂、液壓采油等技術,建成了亞洲最大陸上采油平臺集群,充分利用井場閑置土地建設光伏、風電、CCUS等新能源項目,不僅實現了區塊零碳生產,采收率也提高了8.7個百分點。

      吉林油田以效益最大化為目標,深化油藏認識,精細勘探開發,融合應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成功讓老區不老。

      原油產量實現硬穩定。創新“大平臺集約化開發+新能源融合降本+兩化轉型提效”為核心的低品位資源高效建產新模式,精心推進大情字井、“三新”地區壓艙石示范項目,百萬噸產能投資降幅達10%,自然遞減同比減緩0.3%,采收率同比提高0.2%。

      老氣田提產見效果。通過老井精細管理控遞減、措施方案升級把關提效果、創新天然氣周會提效率等有力措施,產量形勢總體可控,開發指標持續向好。松南天然氣全年完成天然氣產量對比計劃超產6000萬方。

      CCUS是松南老區埋碳增油的獨門秘技。截至2024年底,吉林油累計注入二氧化碳超過400萬噸,相當于植樹3400萬棵,埋存總量保持國內第一。吉林油田與印尼Jabung油田簽訂合同,作為中石油首個CCUS國際創效項目目前已收獲了“第一桶金”。工業化推廣區原油產量連續八年正增長,核心區單井日產較水驅遞減提高5倍,有力推動了低品位資源的效益動用。

      迎難而上:川南效益建產氣勢如虹

      2024年12月12日,吉林油田川南配置區天然氣產量突破6億方,較2023年增加了4.47億方。從零開始,一個難啃的深層頁巖氣藏僅用三年多的時間就駛入了效益建產“快車道”,是如何做到的?

      2021年,集團公司將川南配置區流轉給吉林油田。對于吉林油田來說,川南配置區是天然氣增儲上產的重要接替區、扭虧脫困綠色轉型發展的關鍵支撐點,越快實現效益開發,就能越早破解困局。然而,想要快速實現效益建產卻絕非易事。

      川南配置區雖然資源豐富,但以深層頁巖氣為主,處于勘探評價初期未提交任何儲量,且無論油藏條件、地理環境、還是氣候條件都是全新的挑戰,效益開發難度非常大。

      面對困難,吉林油田不等不靠,充分發揚“五上”精神,迅速成立專班靠前指揮,組建精干隊伍,立足常非并舉,加大科研攻關,打破常規降成本,加快各環節推進速度和力度,推動川南配置區效益建產步伐不斷加快。

      堅持一體化增儲上產。持續實踐認識總結,迭代優化方案設計,精準鎖定不同開發單元鉑金靶體位置,指導產能建設高效實施。超前推進一體化評價建產與方案編制,加快配置區增儲上產。2024年部署實施3口評價井全部獲得高產氣流。

      推進技術迭代升級。不斷深化一體化導向技術,創新造斜段“三步入靶法”和水平段“三類型精細軌跡控制法”技術,已完鉆井鉑金鈀體鉆遇率達94.9%。升級鉆井技術路線,第二輪井鉆井周期由143天降至84天。不斷優化完善壓裂采氣技術,2024年投產平臺井初期單位壓降產量同比提高50%。

      目前,川南配置區已實現三維地震全覆蓋,集輸管網建設完成,配套技術基本成熟,頁巖氣增儲建產量效雙升,常規氣多點開花,2025年天然氣產量將突破11億方。

      向“新”奮進:新能源效益發展勇立潮頭

      作為中國石油和吉林省第一個單體規模最大的上網風電項目,昂格55萬千瓦風電項目從啟動到投運僅用了一年時間,創下了電力行業同等規模建設速度最快的紀錄。吉林油田憑什么?

      得先機者贏未來。吉林油田區域內擁有十分豐富的風、光、地熱等資源。發展新能源與吉林省地方產業政策高度契合,為項目建設創造了便利條件。

      吉林油田“像抓油氣生產一樣抓新能源”,搶抓指標獲取等因地制宜推進新能源與油氣業務融合發展,建立扁平化組織機構,組建一體化隊伍,克服零經驗、施工條件惡劣等諸多困難挑戰,加快項目建設、精細后期運維,高效推進內部自消納與外部供能雙開發。

      集團公司首個大規模風光發電自消納項目、首個國際新能源碳資產項目、首個上網風電項目、單體最大的集中式風電項目、首個“零碳工廠”、首桶“零碳原油”、首個“油田級低碳生產示范”、首個地熱風電打捆模式……吉林油田千萬千瓦級風光發電、五百萬噸級CCUS碳埋存、化石燃料消耗清零“三大工程”齊頭并進,不斷創造“吉油速度”,交出靚麗的“吉油答卷”。

      2024年,吉林油田完成油氣新能源當量524萬噸,同比增產32.5萬噸;累發綠電突破6億千瓦時,與2021年對比,清潔電力占比從0上升到28%,碳排放總量下降13%。

      打造碳產業,碳減排也可以創造效益。

      隨著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受到重視,以“二氧化碳的排放權利”為商品的碳交易和碳市場應時而生。2021年,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建立,為吉林油田綠色轉型發展創造了新的效益增長點。

      中國石油首個新能源國際碳資產項目——15萬千瓦自消納風光發電項目,累計實現碳收益超1億元,同時,吉林油田將8個余熱利用項目成功打包開發為國際碳資產項目,實現減碳8000噸。

      綠色轉型發展讓吉林油田成功再創輝煌,發展前景“風光”無限。

      站在新征程上,吉林油田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了新“681”發展目標:堅定不移以“325”工作思路,實現油、氣、新能源總當量“十五五”末達到1000萬噸,天然氣與新能源占比將超過一半以上。

      以“吉油綠”帶動“吉林綠”。千萬千瓦級風光發電、五百萬噸級碳埋存、百萬噸標煤級清潔能源利用“三大工程”齊頭并進,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地熱市場順利推進,未來帶動整個吉林省綠色低碳產業蓬勃發展。

      減排與增油并進,增綠與增效共升。吉林油田正以勇爭第一的姿態不斷書寫綠色轉型發展新篇章。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