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作為新時代黨性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平臺載體,始終堅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初心使命,始終堅持把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等紅色基因作為辦學靈魂,深耕紅色資源,完善教學體系,創新教學形式,擦亮培訓品牌,全力打造獨具特色、具有影響的全國黨性教育示范基地。歲序常易,華章日新,讓我們透過十件大事,回顧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有聲有色、有力有效、精彩紛呈的2024年。
01
2門課程獲評中組部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好課程,教學成果捷報頻傳。





在2024年吉林省“筑夢講理”理論宣講微視頻大賽中,3門課程獲獎,學院獲優秀組織獎。

在吉林省第四屆“致敬英雄”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志愿組比賽中,3名教師獲金牌講解員稱號,2名教師獲優秀講解員稱號。
02
特色精品課程“出省進京”,“宣”到實處、 “講”出特色 、“聲”入人心。

情感黨課《讀家書 悟家風》在走進趙一曼家鄉四川宜賓后,又應新華網邀請在北京總部開講,全國31個分、子公司云上同步學習。宣講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述家書背后的故事。授課現場,掌聲與淚水交織,感動與信念并存。
03
創新打造“1+3”鑄魂賦能教育平臺,讓黨的理論教育更加生動鮮活。


“紅色檔案”主題教室

“對黨忠誠”沉浸式紅色情境教學館

“三地三搖籃”紅色吉林主題教室
為切實增強教育培訓的時代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學院創建了“三地三搖籃”紅色吉林主題教室、“對黨忠誠”沉浸式紅色情境教學館、紅色檔案主題教室“1+3”鑄魂賦能教育平臺,以生動鮮活的教學方式,融通黨的創新理論教育、政治忠誠教育(黨性教育)和履職能力培訓。
04
連續舉辦“同上一堂弘揚東北抗聯精神思政大課”活動,社會影響廣泛。


在楊靖宇將軍殉國84周年及烈士紀念日,相繼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爭做時代先鋒”——吉林省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弘揚東北抗聯精神思政大課》活動。人民網、人民網+客戶端、吉林衛視、吉林日報等中省直媒體報道我院思政大課活動,300萬全省大中小學生收看,同時帶動全國眾多高校、中小學同步收看,兩次活動當日收看540余萬人次。其中,烈士紀念日思政大課活動報道被中央網信辦置頂推送。
05
省域現場教學大格局形成,成為展示吉林新窗口。




在常態化應用一汽、長影等現場教學點基礎上,帶領學員走進空軍航空大學、長光衛星、中車長客等單位。圍繞全省“三地三搖籃”紅色資源布局,將培訓線路由通化域內延伸至全省“三地三搖籃”紅色標識所在地和長春、吉林、四平、梅河、白山等紅色資源富集地,引導學員在奔流不息的紅色血脈和歷史長河中感悟革命精神、激蕩思想靈魂、凝聚奮進力量。
06
因地制宜打造“百草園文化體驗區”,講好吉林人參故事。


依托學院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打造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的百草園,分為中草藥集中展示區、野山參展示區和自然生長展示區,展示長白山豐富自然資源,傳承弘揚人參文化,研發現場教學《走進百草園 體驗中草藥文化》,帶領學員領略中草藥文化,聆聽野山參故事,感受紅色文化與產業文化、生態文化相交融的“紅色學府、綠色校園”的濃厚氛圍。
07
東北抗聯精神學術陣地成果豐碩,“為黨獻策”功能充分彰顯。

建強用好全國首家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吉林省社科重點領域紅色教育研究基地,深入開展東北抗聯、紅色教育等方面研究,獲準立項省級以上課題11項,完成決策咨詢報告5篇。自主編寫的特色教材《東北紅色家書》新書在首屆東北書博會首發。
08
中省直媒體廣泛關注,學院品牌力不斷提升。







央視新聞、學習強國、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網、吉林日報、吉林衛視等中直、省直媒體持續關注,為學院高質量發展匯聚更多力量、形成更大合力。
09
中國一汽集團黨校等在學院掛牌成立,共建基地成效顯著。



全國民盟干部教學培訓基地、中國一汽黨校、中共中國建設銀行黨校哈爾濱分校黨性教育基地等在該院揭牌。秉持共享資源、互通有無、促進交流、攜手共進的理念,為培育創新型與實踐型人才構建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黨性教育平臺。
10
成功承辦高端重點培訓班次超50期,辦學影響力持續擴大。

全國婦聯機關黨組織書記、黨務干部及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組長培訓班

商務部經濟合作局處級干部黨性教育及廉政建設培訓班

中央財經大學“學思踐悟強黨性 賦能鑄魂強根基”基層黨務工作者專題培訓班

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黨校二級分行負責人強化政治訓練培訓班
成功舉辦全國婦聯培訓班、商務部外貿發展培訓班、中央財經大學培訓班、中國工商銀行駐外員工培訓班等重要班次50余期。2024年承辦全國各地培訓班次470余期,10.5萬人次。
回首2024
傳承紅色基因
讓紅色薪火遍傳全國
展望2025
堅守紅色初心
讓東北抗聯精神永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