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的學子們不藏了
他們竟然組團“闖”進了吉林油田
這可不是普通的游玩
而是一場綠色低碳的探秘之旅
在吉林油田
他們親眼見證了
科技如何助力能源轉型
還和一線的能源專家們
來了場“頭腦風暴”
想知道學子們都挖到了哪些“寶藏”
快來圍觀!保證讓你眼前一亮

2月11日至12日,清華大學“松花新源”赴吉林省實踐支隊一行11人,走進吉林油田開展調研實踐活動,他們為吉林油田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積極作為和巨大成果倍感振奮。

清華大學“松花新源”赴吉林省實踐支隊由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的1位博士研究生、10位本科生組成。在吉林油田兩天調研行程中,他們在吉林油田公司團委的全程組織和陪同下,深入CCUS基地、光伏發電現場、零碳示范區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吉林油田在綠色低碳產業方面的戰略布局、發展現狀、面臨的挑戰與前景,真切觸摸到油田綠色低碳產業的前沿動態和澎湃活力,感受到新質生產力助推吉林油田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在吉林油田CCUS展廳和我國首座最大規模的二氧化碳超臨界注入與循環注入站——黑46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注入站,隊員們認真觀摩聆聽,詳細了解吉林油田持續推進CCUS技術創新、不斷壯大CCUS產業、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吉林方案”的生動實踐。

二氧化碳開發公司主管領導,CCUS科技攻關團隊青年骨干,以及公司團委與清華學子展開座談交流,針對隊員們提出的“石油開采過程中碳排放是如何計算的”等一系列問題,詳細答疑釋惑,并希望未來能與清華大學建立創新聯合體,攜手開展技術攻關、人才培養等合作,為祖國能源事業綠色轉型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在吉林油田首座集中式光伏發電站——蓮花光伏電站,他們走進主控室、二次倉、光伏區觀摩并與新能源公司相關業務人員進行了現場交流。清華大學“松花新源”赴吉林省實踐支隊隊長李洲表示,吉林油田通過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應用,把常規電廠和發電人眼中的“垃圾電”變成了“寶貝電、效益電”,這一創新實踐和成果讓人印象深刻、十分敬佩。
置身新立16號大平臺和2號平臺,隊員們深入了解吉林油田在融合用好新能源、提升開采效率、保障能源安全方面作出的努力,而零碳示范區的智能、低碳、環保理念和落地實踐成果,更是讓他們大開眼界。隊員們就碳消納、綠電補虧、原油生產與生態和諧發展和未來原油生產設備加熱方式等問題與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探討,并一致認為這里的發展模式為能源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兩天的行程節奏緊湊,“干貨”十足。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老油田“封碳不封思想,用碳先用精神”的硬核擔當和能源報國的火熱初心,也感受到了吉林石油人攻堅克難、不斷探索、敢為人先的精神。他們表示,將不斷深化對能源技術創新和應用實踐的學習和理解,努力譜寫新時代“清”年學子奮進產業報國、科技強國的新篇章。
吉林油田公司團委負責人表示,清華大學“松花新源”赴吉林省實踐支隊的到來,為吉林油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創新思維。吉林油田將進一步加強與高校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增進團組織間的工作交流,持續凝聚青年力量共同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的創新發展,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貢獻更多的青春智慧,提供“吉林方案”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