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丨長白山里的“科學嘉年華”-新華網
<tt id="ggggg"><table id="ggggg"></table></tt>
  • <li id="ggggg"></li>
  • <tt id="ggggg"></tt>
  • <li id="ggggg"></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2/24 19:52:46
    來源:新華社

    半月談丨長白山里的“科學嘉年華”

    字體:

      半月談記者邵美琦

      “雪花的奧秘太奇妙了!”在東北冰雪游熱潮中,長白山雪嶺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研學之旅。來自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中央小學校五年級(2)班的孩子們走進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通過親身體驗與老師講解,將科學知識與冬日美景巧妙結合。

      延邊州,地處中國東北邊陲,一直以來都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延吉市中央小學校是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老校。近年來,學校致力于構建多元協同發展的科學教育體系。從校內課堂到校外實踐,從實驗室的微觀探索到田野間的實地觀察,孩子們的認知世界被不斷拓寬。

      用好課堂,激發科學興趣

      悠揚的朝鮮族伽倻琴樂聲響起,一堂小學四年級的科學課《聲音的高與低》拉開序幕?!白⒁怦雎犅曇舾叩偷淖兓?,聲音的高低與什么有關?”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通過伽倻琴的弦音,理解了物體的長短和粗細如何影響聲音的高低。

      科學課程在小學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如何在教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探究興趣?延吉市中央小學校校長姜海英表示,學校努力在“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通過創新教研方式,如微課設計、實驗記錄單制作、課堂規范化教學流程等多樣形式,探索新課標改革下的教學新模式。

      在延邊州“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試點?!睉谜故緯?,語文課《千年夢圓在今朝》與科學課巧妙結合??茖W教師與語文教師共同備課,引導學生利用反沖力等科學知識設計并制作火箭模型,在比賽中融合科學與語文雙學科,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顯現智慧課堂的魅力。

      聚合資源,拓展科學實踐活動

      當被問及最喜歡的校園活動時,許多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科技節!”一年一度的科技節,已成為備受期待的“科學嘉年華”。整個活動為期一個月,全員參與,主題鮮明,充滿樂趣。

      延吉市中央小學校舉辦的機器人編程比賽

      在科技節期間,學校根據不同年級設計豐富的競賽項目:一、二年級舉辦紙飛機留空賽,三年級設計降落傘,四年級開展火箭飛行,五年級制作氣球反沖動力小車,六年級挑戰建高塔。在班主任和科學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用所學知識反復試驗,改進作品。

      學??茖W教研組長金香丹介紹,中央小學校致力于構建“1+1+N”的科學實踐活動模式。第一個“1”指科技節,每周設置不同主題,比如科普周、科學實踐活動周、三小活動周(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全面點燃學生的科學熱情。

      第二個“1”聚焦于假期小課題研究。放假前,學校為每位學生提供“小課題菜單”,由他們選擇感興趣的課題開展探究。開學后,學生通過“課題發布會”展示研究成果。

      “N”則代表參與各級科技競賽和交流活動。去年10月,在吉林省首屆校園科普劇大賽中,六年級學生創作并演出的《我是小小航天員》榮獲二等獎,參演的學生也在表演中對航天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多元協同,為孩子插上創新翅膀

      步入校園內,科技樂園、機器人教室、4D活動室、3D工作坊、信息編程教室等一系列專用活動室,處處洋溢著科技的魅力。

      學校協同科協、氣象局、博物館等部門,建立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有效銜接機制,借助校內各功能室和活動場的優勢,面向全體學生成立如人工智能、航模、4D拼接等相應的科技興趣小組和社團。

      同時,學校充分利用智慧平臺科學教育資源,將科普教育納入課后看護普及課程,既減輕教師課后教學負擔,也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對科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編輯:孫好

    【糾錯】 【責任編輯:趙石樂】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