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長春,天光澄澈,萬物生輝。
長春東北亞國際博覽中心的全息投影“吉林一號”衛星劃過天際,與館內流轉的燈光遙相呼應。10日,2025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Light國際會議(以下簡稱2025長春光博會)在此啟幕,來自7個國家的850家企業攜尖端技術匯聚,8.6萬平方米展區化身“光電矩陣”,以科技之光上演了一場屬于光電人的“科技嘉年華”。

“太空之光”:長光衛星織就全球遙感天網
步入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光衛星)展區,“可看、可觸、可感” 的沉浸式體驗吸引了眾多觀眾。

長光衛星展位整體設計緊扣2025長春光博會主題,巧妙融入“吉林一號”品牌視覺元素,搭配“吉林一號”高分系列、寬幅系列衛星,以及“一箭41星”發射模型,重點突出商業航天行業的科技感與未來感。
去年末,長光衛星使用自主研制的車載激光通信地面站與“吉林一號”平臺02A02星星載激光終端,開展了國內首次星地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遙感影像傳輸試驗并取得成功。這是激光數傳領域又一個重大突破,標志著我國在星間/星地融合構建超高速光網傳輸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衛星到地球實現100Gbps的傳輸速率,相當于在一秒鐘內傳輸10部完整電影,就像將單車道高速公路升級為數千條車道?!遍L光衛星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長光衛星通過25次成功發射累計將140顆組網衛星送入太空,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衛星星座,能夠為客戶提供高時間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快速廣域覆蓋的衛星遙感數據以及以衛星遙感數據為基礎的空間信息綜合應用服務。
“以現有在軌衛星測算,‘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具備全球一年覆蓋6次、全國半月覆蓋1次的能力,為國土安全、地理測繪、土地規劃、農林生產、生態環保、智慧城市等各領域提供了高質量的遙感信息和產品服務,對‘數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遍L光衛星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賈宏光說。
“檢測之光”:掃描對象實現優“剩”劣汰
光電信息技術是精準農業、智慧農業的核心技術之一,也是提升農作物品質的重要技術之一。當一項項光電技術被應用到農業領域,將農民從繁瑣的作物生產、觀測中解放出來,為精準農業發展提速增效。

長春光博會A1館匯聚了眾多與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光機所)關聯緊密的重點企業,聚焦光學元件與光學制造、智能傳感器、攝像頭技術及應用、智能光電子技術及應用等領域,彰顯著我國光電行業的前沿實力。
通過建立成像光譜變化與種胚發育過程關系,長春光機所實現了種子發育過程監測,支撐高發芽率種子優選。目前實驗室實測可提升發芽率至15%左右,還能精準檢測出人參種子的霉變情況,檢測精度高達99%。小麥籽被傳送至儀器下逐粒過檢,借助最新光電技術,每秒可實時檢測2公斤以上,讓赤霉病菌、蟲蛀缺陷等無所遁形。相比傳統人工檢測,儀器的效率和識別準確率以幾何倍數提升。
依托自主研發的中藥材道地品質高光譜檢測技術,長春光機所開發出野山參智能分級鑒定系統。只需把人參放入檢測箱內進行成像光譜掃描,獲取精準圖像與光譜,通過AI大模型運算,就可以準確地判斷出人參的來源、年份、品質等。
“10年生人參和15年生人參,這個儀器一掃便知。這個鑒定辦法在不制樣、不損害藥材的前提下進行,保證了藥材的完好與安全?!惫ぷ魅藛T介紹,該技術不僅應用于人參檢測,還為其他農產品的光學檢測提供了技術借鑒和參考。

吉林大學研發的一款智能激光除草機,可以通過機器視覺精準識別與定位上百種雜草,然后利用高熱激光將其消滅??梢詫崿F無人駕駛,全天候作業,定位誤差在毫米級,單株雜草滅活時間小于30毫秒,工作效率很高。
“激光除草讓農業告別生化除草劑,對有機農業而言,還可以省掉昂貴的人工除草成本?!惫ぷ魅藛T說。
“發展之光”:向新而行的“追光者”群像
憑借多年積累的雄厚產學研創新實力,長春“追光”的腳步“蹄疾步穩”。

2025長春光博會吸引了850家光電相關企業參展,其中域外企業562家,占比高達66.1%;本地參展企業288家,較上屆增加了121家。一批創新成果發布,一系列重大項目簽約落地,眾多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展現了長春光電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和日益提升的行業影響力。
作為長春市光電材料與顯示產業集群的領軍企業之一,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攜多項核心技術成果亮相展會。該公司展示了綠色超高清4KCOB顯示屏、136英寸超高清COB智慧一體機、高端定制COB顯示單元、可變色溫大功率COB照明產品等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
“長春光博會不僅是我們展示創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更是促進行業技術交流與合作的關鍵平臺?!痹摴鞠嚓P負責人表示。

長春長光辰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展會上全方位呈現了公司在光電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曾經,CMOS圖像傳感器的高端技術只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中。如今,在該公司,一張張CMOS“小卡片”整裝待檢。這張“小卡片”在工業檢測、生命科學、天文、廣電等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發揮作用。
該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只有以“卡脖子”技術為突破口,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才能將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為“新中國光學事業的搖籃”,長春正舉全市之力加快推動光電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2024年,長春市光電信息產業綜合產值900.2億元、同比增長7.1%。
長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長春將全力推動“長春光電城”建設。以北湖未來科學城為核心,聯動長春新區、中韓示范區、經開區,促進區域內資源共享、協同聯動,承接光電領域重大項目與科技成果轉化,同時培育長智光谷、芯光智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園等產業園區,加速產業集聚發展。
近年來,長春市委、市政府把光電信息產業打造成繼汽車之后的新支柱產業,出臺了《長春市光電信息產業星光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及配套措施,全力賦能光電信息產業快速發展,并確立到2025年末,實現光電信息產業綜合產值超千億、企業超千戶的“雙千”奮斗目標。
連點成線、串珠成鏈、聚鏈成陣,一個個光點、一條條光線、一道道光影匯成一束明艷的發展之光,照亮一座城的璀璨前路,長春向光而進、向新而行,光耀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