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圍繞松南天然氣“保八爭十”目標,吉林油田遵循認識先行、措施緊跟的工作思路,持續攻關適應不同工況的排水采氣技術體系,以高水平技術創新助力松南提“氣”增效。

“當前,松南天然氣進入開發中后期,伏龍泉、王府氣田低壓、中高產液規模氣井排水難度大,長嶺營城組高產液井占比不斷提高,致密氣低產階段排水需求日益增加,經濟有效排水技術對策亟須探索?!睋蜌夤に囇芯吭翰蓺夤こ萄芯克撠熑私榻B,年初以來,吉林油田持續加深對川南深層頁巖氣依托評價井試驗認識,初步形成了全生命周期排采技術對策,與此同時,排水接替措施也由經驗選擇向全工況技術適應性精細評價轉變。
油氣工藝研究院采氣工程研究所堅持以“四定”為指導的工作思路,按照做細“新排水采氣”技術體系的總體要求,持續攻關適應不同工況的排水采氣技術體系,針對致密氣排采井口參數標準監測井,在英臺、德惠區塊,為氣井配套兩相流量計和遠傳壓力表,提高資料錄取準確性,有效指導產狀精準評價以及措施參數的動態調控。進一步完善氣井產狀精細評價方法,在研究形成了不同排水工藝損失計算模型基礎上,由井筒分析向產層認識延伸,形成氣井產能動態預測方法,建立了以系統節點分析為基礎的排水技術適應性評價模式,指導排采措施優選及合理介入時機的預測。

同時,針對中淺氣水同層井,深入推廣射流泵排水工藝,形成了兩種射流泵工藝,滿足不同井況排水需求,并通過合理優選泵型、優化參數設計,現場實施3口井,單井日排液40-70方,日產氣0.47萬立方米-0.66萬立方米。進一步優化長嶺營城組高產液接替排水措施,長深平8井連續實施氣舉,日排液達50方,日增氣2萬立方米,長深平11井堅持電潛泵排水技術路線,穩定日排液達100方,日產氣2.5萬立方米。持續評價優選頁巖氣不同階段排水工藝,強化頁巖氣產能預測及節點分析,明確排水工藝技術界限,科學指導排水技術接替,今年,新增泡排8口井,日維護氣量達30萬立方米,通過開展低壓低產期增壓與泡排組合排水試驗1井次,日增氣達1萬立方米,進一步驗證了方案技術路線可行。
吉林油田將穩步推進松南老氣田后期挖潛技術措施現場試驗,超前做好接替排水技術儲備。依托月度動態分析跟蹤評價單井產狀,接續推進頁巖氣排水技術應用。同時,攻關研究泡排井積液風險預警、井底液面預測、加注制度優化模型,建立基于生產數據動態分析的泡排加注制度優化調控方法,為實現智能化泡排試驗奠定基礎,進一步提高采氣工藝智能化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