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農作物的夏管關鍵期,在吉林西部的白城市通榆縣瞻榆鎮前豐村,種糧大戶袁萍正通過手機查看玉米生長數據?!艾F在種地真不一樣了!”她感慨地說,“以前種地全憑經驗,現在一部手機就能知道長勢、旱澇,還能按照數據精準用藥用肥?!?/p>

今年,通榆縣新型農業主體聯合會推廣的智慧農業系統給種田帶來了新變化。該系統由田間氣象站、智墑監測儀和遙感探針組成,監測土層水分、溫度、降水量、氣溫、風速和土壤中氮磷鉀的含量,一個遙感探針覆蓋1500畝作物長勢分析,實現了農田環境、作物生產從地下到地表再到空中,全程數字化監測,為農戶提供精準的種、管、防、收建議。
借助“云”科技,實時傳回田內氣象、土壤、水質、蟲情等各項農業數據信息,袁萍只需在手機上輕點收集,屏幕上就會彈出今年她代管村里5086畝玉米田的最新情況?!耙郧皾驳厝珣{感覺,現在根據手機的數據,缺多少水補多少水,省水省時?!彼f。

在通榆縣的田間地頭,傳統的“隨大溜”種地模式正被一部手機悄然改變。
“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農業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奔质∷茖W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司昌亮說。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民掌握了現代化種植技術。

通榆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目前,這套系統已在通榆縣的7個鄉鎮的13個合作社、家庭農場推廣應用,覆蓋耕地面積達3萬余畝,“通過智慧農業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大面積單產提升?!?/p>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