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通化市聚焦產業、環境、政策、效能四大抓手,全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

通化圍繞《通化市鄉村富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立足本地特色資源,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拓展產業增值空間。

人參產業蓬勃發展?!巴ɑ藚ⅰ钡乩順酥咀C明商標獲國家批準使用。全面落實園參種植備案管理,已備案2776戶、面積42228.29畝,數據全部錄入省人參種植管理平臺,基本完成全市園參種植檔案填報,初步實現標準化種植全覆蓋。種源護育加速,建設林下山參種源護育基地11540畝,編制《通化市“長白山人參”種源保育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推進長白山人參道地種源保護和新品種培育。

園藝特色產業穩步增長。通化市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46.17萬畝,中小藥材在田面積7.66萬畝、同比增長7.7%。上半年新建棚室233棟176.2畝,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在田生產面積發展到8.3萬畝;1-6月產量49600噸,其中蔬菜43494噸、水果6106噸,同比增長分別為7.3%和11.5%,有效保障本地供應。

畜牧業勢頭強勁。圍繞“千萬頭肉?!薄鞍偃f只梅花鹿”“生態漁業倍增計劃”,謀劃總投資52.9億元的畜牧業項目44個,實施重點項目15個,年度計劃投資3.7億元,已完成投資1.6億元;9個項目獲省級補助920萬元。

農產品加工業扎實推進。通化謀劃實施總投資3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業重點項目28個,年度計劃投資8億元,已完成4.16億元;推動15個項目達產達效。新評定市級重點龍頭企業8戶,新申報省級龍頭企業9戶。

三產融合深化拓展。新創建省級智慧農業示范基地2個;圍繞“春觀花享樂田園慢生活”“夏納涼尋鄉村閑情野趣”主題,謀劃申報春夏季休閑農業旅游精品線路9條;“集安人參”“集安林蛙”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全市總數達16個。
通化市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五大產業呈現齊頭并進、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力推動了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