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乾安采油廠鞠岳軍勞模創新工作室,抽油機自動調速裝置、機械式振擊旋轉除垢器、深井泵提效裝置等整齊排列在展臺上,勞模創新團隊正圍繞在桌前,俯身查看著設備,專注地破譯著創新創效“密碼”,力爭以高水平群眾創新創效項目,助力吉林油田實現建設千萬噸級綠色能源企業發展目標。
創新事事可做,創效人人可為。在吉林油田,如鞠岳軍勞模創新工作室一樣的創新創效團隊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15家創新創效工作站、10個勞模創新工作室、100余個創新研發小組,如星星之火點亮了高質量發展的前行之路,而這正是吉林油田大力推進群眾創新創效成果轉化的一個縮影。

今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上半年共推廣創新項目311項,實現創效2780萬元,完成年目標69.5%,推動經營業績穩步提升。
群眾創新創效如何提升成果轉化效能,成功實現從創新成果孵化到下出“金蛋”?這恰是將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最大增量”的核心所在。
機制“筑巢”:零距離實現催熟轉化
“好的機制為群眾創新創效提供了‘溫床’?!比珖鴦趧幽7秳⒊墒羌钟吞锏谝晃蛔哌M人民大會堂的采油工人,而他所在的班組,也是吉林油田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班組。提起多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他表達更多的是對機制創新的感激。

為了讓群眾創新創效活動有章可循、有序推進,吉林油田精心打造了“部署 - 運行 - 督導 - 評價 - 認證”五步法,如同為活動繪制了一張精準的“作戰地圖”。同時,建立“兩級兩簽”工作機制,簽訂 20 份《創效目標責任書》,形成“組長 - 副組長 - 基層單位”兩級責任制。這一機制就像一座堅固的橋梁,將企業的戰略目標與基層員工的創效行動緊密相連。

新木采油廠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群眾創新提質增效工作領導小組,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建立科學的篩選和驗證流程。這個廠勞模工匠研發推廣應用的《變頻器修理》《光桿打撈更換裝置》《配電箱制作》等五項成果已實現部分對外服務,進一步拓寬了創效渠道,“技術紅利”切實轉化為了生產效能。
扶余采油廠堅持黨建引領助創新,成立黨員創新成果孵化基地,為黨員立項、研發和推廣創新項目搭建平臺。同時,聚焦生產難題,建立“導師帶徒”和“以學帶訓”機制,激勵青年人才在創新實踐中發揮示范作用,為采油廠提質增效和扭虧脫困提供了有力支撐。
“破壁”協同:眾擎旗推動項目孵化
以往,不少創新成果會陷入技術研發通道不暢通、成果轉化不完全的泥沼,導致生產難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如何打破這一困局,讓技術研發更通暢?讓創新成果“活”起來?答案是搭建平臺,破除合作壁壘。

年初以來,公司配套建立了“雙周報、月通報、季總結、年評比”的督導機制,確保指標細化到位,壓力傳導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公司還積極布局“高、精、?!奔夹g攻關項目,搭建工程師+工人技師的“雙師”矩陣,深入開展簽訂一個創效目標責任書、組織一次“全員創新創效競賽”、舉辦一次“勞模工匠助企行”、實施一次“雙師融合”賦能行動“四個一”系列活動,實現業務鏈條的協同發展,全面提升整體創效水平。
“公司工會化身‘橋梁紐帶’,促成新民采油廠與二氧化碳公司對標學習活動,我們還因此建立了聯合攻關、資源共享的常態化交流機制?!崩钣⒆屑毷崂碇痪€創新工作交流課件,為即將到來的技術交流做著準備。
同時,公司各業務部門及各單位聚焦關鍵環節,精研任務指標,第一時間確定攻關方向和任務分解,構建以班組為單元,以創新工作站為主體、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平臺、以“雙師”融合賦能的全員創新創效模式,推動立項單位與實際需求緊密結合。
源頭“掘金”:全鏈條育成創新體系

創新源自生產,機制創新、平臺搭建只是解決了動力問題,要想形成多米諾骨牌式的強大助推效應,還得根據生產實際自主提升創新創效水平,全鏈條育成創新體系。
“創新的根本就是觀念轉變,要著眼于‘活’,聚焦于‘實’,研發屬于本廠特色的創新技術?!比珖逡粍趧营務芦@得者鞠岳軍說,乾安采油廠堅持“自己能干的項目堅決不外委”原則,將成本管控下沉至班組,通過技術創新和精細管理,減少成本近5%,創效額度提高10%,還攻克了單井罐無人值守技術難題,可創效600萬元。

“創新不僅僅要創效,還要形成體系,實現持續創效?!痹诮ㄔO公司創新創效工作室內,勞模劉金慶撫摸著工作臺上陪伴他二十年的老式焊機,辦公墻上的榮譽證書記錄著他一路走來的光輝歷程,也見證著建設公司創新工作體系的不斷完善。今年,這個公司在焊機電路板實現自主研發的基礎上,建立了規模性流程化生產線,大幅度提升了焊機電路板制作效率。
既往成績皆成基石,以創新為筆,吉林油田正在群眾創新創效成果轉化的畫卷上,勾勒濃墨重彩的篇章,從“破壁”走向“破局”,推動公司提質增效總體部署落實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