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9月24日電 題:最是真誠暖人心——長春航展大考,青春之城作答
記者段續、趙丹丹、孫鵬程、王帆
這幾天,“航空城”長春“出圈”了!
社交媒體上,網絡空間里,留言評論中,市民游客對這座青春之城不吝贊許——
不僅僅是因為翱翔天際的“戰鷹”帶來那些超乎想象的震撼,更因為熱情周到的“東道主”長春市,帶來的那些遠超預期的貼心服務與溫情……
一段段與這座城的溫馨故事和奇妙緣分,在網絡上暖心相傳,許多留言,讀來令人眼眶泛紅。
“去看一次展,愛上一座城”,八方游客奔赴而來,一張張笑臉,映照著長春的暖心之舉——
以大氣的城市氣質、系統的組織謀劃、智慧的城市管理、貼心的服務安排,贏得一聲聲贊揚。
黨員干部迎大考能戰斗能打贏的精氣神、人民群眾熱情真誠高素質的精神風貌、城市機體高效運轉的過硬組織力——
航空展背后,長春市全員上陣,以最“實在”的真誠,敞開懷抱服務市民游客,展現著北國春城特有的情感與溫度,更以蓬勃昂揚的青春姿態,書寫著青春之城振興發展、向上突破的新氣象。
為了航空展,拼了!百萬游客“大考”背后的“千錘百煉”
9月19日至23日,2025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在長春舉辦,在歷屆中規模最大、內容最多、體驗最新,早在幾個月前,就吸引了社會各界萬千目光,備受期待。
這份厚愛和期待,對長春市來說,既是莫大的認可,更是一場必須交出優秀答卷的大考。
有數據為證:19日開放活動首日,航展現場涌入25萬人,20日達到31萬人的高峰,21日、22日、23日相繼涌入23.7萬人、16萬人、16萬人——短短五天,城區人口500余萬的長春,迎來百萬級客流量。
20日,參觀者在長春市藍天公園內觀賞飛行表演。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熱鬧的人潮,共赴一場航空之約——展館內人流不息,表演場上摩肩接踵,周邊公園里還有不少人席地而坐仰望戰機掠過。
高集中度的時間、高聚集度的人流、高頻次的服務……給交通運輸、服務保障帶來巨大挑戰——
當人們都做好了等待與雜亂的心理建設之時,調度科學、安排周密、秩序井然的觀展體驗給了大家一個又一個驚喜。
來自哈爾濱的王俊這次專門帶兒子來看長春航空展。20日一早,他們從長春西站下車后,看到Z1航展專線前排起的超長隊伍,不禁打起退堂鼓:“這得排到啥時候?”然而他們跟隨著隊伍不停前進,排隊期間就有工作人員指導提前購票,通過驗票口后,5個通道依次排開,公交車一輛接著一輛,載滿乘客出發。前后不到20分鐘,王俊和兒子就坐上了公交專線,一路暢通,不到20分鐘,父子倆已經到了檢票口。
20日早上,長春西站出站口的長春航空展公交專線前排起長龍,游客們有序排隊,快速上車。新華社記者 趙丹丹 攝
“這也太順利了!在網上看到航展火爆,我們做足了長時間排隊的心理建設,沒想到長春的保障這么好!”王俊說,他看到路上做了臨時調整,為公共交通安排了專用車道,每個路口都有交警把守。
在市委市政府系統性統籌下,長春公共交通系統和交警部門一次次地演練、一次次地推翻、一次次地調整,直到找到最優方案——
為確保航空展期間觀眾便捷出行,長春公共交通系統投入“萬人保障團”,提前統籌運力資源,對公交車輛進行精細化調配。
20日早上,乘客排隊乘坐長春航空展公交專線。新華社記者 趙丹丹 攝
“我們早上3點多開始準備,5點半就發走了第一波乘客?!遍L春航空展交通運輸部門總調度于大釗介紹,長春市交通運輸部門大力優化常規公交線路,增加運力投放,共投入17條線路、480臺公交車、500臺大巴及1500臺出租車,配備的2條免費擺渡專線、40臺擺渡專車,實現“最后一公里”無縫接駁;此外,還儲備了200臺應急保障車輛,出動各類保障人員9800人……
長春市交管支隊組織抽調全市交管民輔警1400余人支援航空展,每日早4時30分全部交管警力到崗,路段每50米設置1處固定崗,重點路口部署8至20名警力保障交通運行平穩有序。有觀展游客說,不論是市內還是展會現場,有問題找交警,有需要找交警,準沒錯。
長春交警在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周邊維護道路秩序。
在航空展內,3個大型室內餐廳每日滿足5萬人就餐,1.5元一瓶的礦泉水價格刷爆社交網絡;
1285個衛生間,隨時有工作人員打掃,門把手壞了立即維修;
8000平方米遮陽避雨休息長廊,為老人和孩子提供了休息的港灣;
環衛工人辛勞清掃,綠油油的草坪上,難見到一塊垃圾……
長春航空展上,平價的礦泉水、可樂、雪碧等飲品,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拼版圖片)(圖源網絡)
在順利和通暢的背后,是長春市航展活動指揮部、宣傳、公安、發改、交警、交通、城管、住建、應急、消防、園林、文旅、商貿、朝陽區、綠園區等部門的系統性聯動和組織——
“長春為了辦好航空展,真的拼了!”社交媒體上,很多網友如是說。每個數字的背后,都是長春對游客觀展體驗的極致重視;每個細節的背后,都體現著這座城市拿出的最大誠意。
家里來“且”了,招待!城市治理因“主人翁”而更美好
城市因人而更美好,是一座城市活力和朝氣的“風向標”。在許多熱門網絡帖子的評論區,一個個暖心動人的航展故事,承載著外地游客在長春的感動。
“我們把袋子落到出租車上了,司機師傅特意給我們送回來”——有網友分享著她的感激。
“我抱著孩子,孩子睡著了,旁邊立刻有人借我遮陽傘,說孩子不能太曬”“我說我們帶傘了,家人很快會送過來,但是旁邊人堅持讓我們打傘,說不能曬著孩子”——也有網友訴說著感動。
22日,在長春航空展上,一名小朋友參觀展品。新華社發
一邊是熱情好客的市民,做起城市的“主人翁”,讓游客們感到賓至如歸;另一邊,是更加人性化、精細化的政策制定和治理方式,讓城市的運行更加智慧、高效。
21日,一則長春航空展無人機表演時間調整的新聞,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從原定的19時調整至20時,即延后1小時。長春軌道交通集團也發布通知:為緩解活動前文化廣場站出站大客流,高效疏散返程乘客,當日的地鐵1、2號線行車、進出站也進行調整。
這是“長春新聞”微信公眾號發布的無人機表演時間調整通知。(部分截圖)
看似不起眼的“延后1小時”,背后蘊藏著城市管理者讓演出“精彩更安全”的深意。一方面,觀眾體驗將更佳:當日晚8點的氣溫約15攝氏度,東北風2級,能見度高,更有利于無人機精準飛行和呈現更好的視覺效果。另一方面,交通疏散更從容:晚上8點開始,避開了交通擁堵的峰值,減輕了現場及周邊的人流壓力,讓觀眾出行更加順暢,提高了活動安全性。
城市治理,以人為本,這在長春航空展中得到生動體現。一架架無人機在空中編織光影浪漫的背后,是交通調度、氣象監測等部門與觀眾需求緊密編織在一起的網絡,是一座城市對人民發自內心的尊重與關愛。
20日晚,長春文化廣場上的無人機表演,吸引眾多市民游客觀看。
長春航空展開幕之際,人們的目光大都投向帶來精彩飛行表演的“大國重器”。隨著游客們對航空展的參觀和體驗更加深入,無微不至的后勤保障成功“圈粉”——
航空展現場,約1300名志愿者分布在各個點位,提供引導和應急服務,有問必答;每天的飛行表演活動后,秩序平穩有序,環衛工人辛勤勞作,現場干凈整潔。
長春航空展期間,良好的游客就餐、飲水和休息條件,得到網友一致好評。(拼版圖片)
在長春,不只有航展。文旅部門集中發力,延伸出50余項特色文旅活動,打造“航展引領、全城聯動,天天有活動、處處可體驗”的文旅盛宴。
從航博城主題藝術快閃到新民大街航天主題街區,從長春市動植物公園到長影世紀城、凈月潭等,同步推出了逐夢航天樂享西游、航空狂歡季等活動,整座城市都融入了航空元素,并推出延時閉館、多語種講解等暖心服務。
來看一次展、愛上一座城,青春長春未完待續
干凈整潔的城市,筆直寬闊的馬路,正以嶄新的面貌,驕傲地展示著長春近年來的現代化建設答卷。從修葺一新、重新開放的人民廣場,到“向新”而生的新民大街……
一位北京網友第一次來長春,對整齊、大氣的城市界面印象深刻,“馬路寬敞,干凈,基礎建設很好,是座有‘家底兒’的城市”。
這是位于長春市人民廣場內新開業的人民咖啡館。(7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成卓 攝
近日,幾段飛行員、空降兵抱著小孩子在展出戰機前拍照打卡的視頻火了,網友羨慕地說“這也太寵了吧”。也有人說:“一顆王牌飛行員的種子,已經種下!”
長春和東北人既“寵孩子”,也“寵客人”。長春的“城市畫像”,在一處處暖心的細節中得到精準描摹和更新,一句句網友留言,讓人眼眶泛紅——
“吃鐵鍋燉前,店家說提前給你們準備吧,大概幾點到,來了就可以直接吃了,押金都沒收”
“凌晨落地,接機的大哥電話叮囑我說外面冷,先別出航站樓”
“我們從航展出來,遇見本地人免費拉我們到目的地附近”……
20日,長春航空展上飛行員抱著小朋友拍照的視頻得到廣泛傳播,網友評論喜歡“東北寵孩子的氛圍”。(圖源網絡)
長春人樂觀、開朗的性格,也給許多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在路上,公交擺渡車的駕駛員找不到地鐵站,滿車人沒有人抱怨,大家都樂呵樂呵地給師傅指路;在活動現場,大家或躺或站,帶著孩子,在野餐墊上看飛行表演,怡然自得。難怪有網友說,“長春人生性樂觀,豁達”。
從“看一次長春航空展”,到“一輩子愛上長春”,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將更加可愛亮麗的一面展現給世人。長春航空展既是最新航空成果展示的平臺,也給長春和東北地區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機遇,讓城市名片“更新升級”。
這是從長春市新民大街俯瞰市區全景。(7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辦好一次展,激活一座城。
此次長春,讓游客看到的不只是航展——
而是集展覽、體驗、產業于一體的城市新空間,更是一座培養出一代代英雄飛行員的老牌“航空城”,馬拉飛機的“東北老航?!本裨诔鞘醒永m。
20日,參觀者在現場觀看運-20飛機飛行模擬。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近年來,長春市推進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航天信息產業園、智能光谷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制定《長春市航空航天及應用產業三年攻堅突破行動計劃》,培育、引進一批航空裝備制造、航空服務、低空經濟、文旅文創企業,釋放產業集群效應。
19日,2025年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上,飛行員向觀眾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歲月流轉,藍天見證。
從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電影事業的搖籃,到“航空城”的名片愈發閃亮、航空產業集群聚勢發展……
長春,正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向來到這里的人表達最誠摯的歡迎,正錨定航空航天產業新機遇,向空天蒼穹邁進。
青春之城,正蓄勢沖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