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綠園區:從“種葡萄”到“釀風景” 農旅融合催生“甜蜜經濟”-新華網
<tt id="ggggg"><table id="ggggg"></table></tt>
  • <li id="ggggg"></li>
  • <tt id="ggggg"></tt>
  • <li id="ggggg"></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11 14:14:08
    來源:新華網

    長春市綠園區:從“種葡萄”到“釀風景” 農旅融合催生“甜蜜經濟”

    字體:

      綠園區合心鎮岳家村種植葡萄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因科技賦能和綠色生產,葡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種植面積達450畝,年產量約600噸。近幾年,更是因發展鄉村旅游而遠近聞名,成為綠園區一張亮麗的名片。

      從長春城區一路向西,在長白公路沿線及附近村路兩側,成排的葡萄銷售點提醒游客,岳家村到了。作為久負盛名的凈珠葡萄生產基地,這里的葡萄涵蓋早、中、晚熟各階段共30多個品種。

      李野是岳家村的葡萄種植戶,他的葡萄園早在6月下旬就開園了,截至9月初,他的銷售收入已經達到20多萬元。

      他的秘訣在于科技支撐,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他不求多只求精。比如滕棯葡萄,一棵葡萄樹只留一串果,由此保證葡萄的甜度和品相。

      單純的葡萄種植可以增加收入,但要依托產業實現大的發展,則需要懂營銷。依靠葡萄種植發展鄉村旅游,是村民們在實踐中開拓出的另一條致富路。

      在村里種了40年葡萄的王永生如今四世同堂,他帶著家人一起搞起了民宿,把葡萄采摘和鄉村旅游結合起來,從此生意不斷,人多的時候,光門票一項一年就能收入2萬多元。

      岳家村的葡萄、新農家村的甜瓜、東安村的有機蔬菜以及君子蘭花卉種植,目前在綠園區合心鎮都已經形成品牌效應。從傳統的種植業,到觀光農業,精品采摘,到舉辦各類節慶活動,文旅活動,合心鎮以農為媒,不斷提升各類農產品的附加值,帶動全鎮農民增產增收。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