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獨家·聚焦長春都市圈|長吉四遼合力共筑吉林全面振興新增長極-新華網
<tt id="ggggg"><table id="ggggg"></table></tt>
  • <li id="ggggg"></li>
  • <tt id="ggggg"></tt>
  • <li id="ggggg"></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18 16:34:5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獨家·聚焦長春都市圈|長吉四遼合力共筑吉林全面振興新增長極

    字體:


    新華網長春10月18日電  近日,《長春都市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實施,標志著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從戰略謀劃步入全面實施的新階段。

    《規劃》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是清晰勾勒出“一中心、三組團,五帶、一廊”的“1351”都市圈空間布局。其中“三組團”,即圍繞長、吉、四、遼一體化,打造長吉組團、長平組團、長遼組團。

    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堅持中心帶動、軸帶輻射、多點支撐、協同聯動,長春、吉林、四平、遼源各城市如何找準定位、各展所長、優勢互補,成為推動都市圈建設的關鍵。

    長春:做好發展“主引擎”

    作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長春市肩負著“主引擎”的重任。為此,長春市將著力提升自身的帶動功能,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行動計劃,圍繞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新醫藥等方面培育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打造汽車城、光電城、醫藥城等重大產業集群,加快發展低空經濟、衛星制造及應用、新型半導體、具身智能等一批新賽道產業,推動產業鏈布局向周邊城市延伸拓展,共同提升都市圈產業整體競爭力。

    長春市將推動產城深度融合。一方面,以城市更新行動為抓手,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公共服務配套,保護利用好歷史文化街區,弘揚東北抗聯等紅色文化,擦亮“汽車城”“電影城”“航空航天城”等城市名片,提升中心城市綜合承載力和文化軟實力。

    另一方面,高標準建設航空博覽城、永春醫藥城、北湖未來科學城等新興產城融合平臺,提質增效運營高新區、經開區等國家級平臺,聯動全省壯大文旅產業、會展經濟。

    長春將強化區域協同聯動,主動加強與都市圈內兄弟城市的規劃對接、政策協同和項目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協同推動高速公路、城際鐵路、物流樞紐等重大項目建設,構建便捷高效的“一小時通勤圈”和現代物流網。將牽頭與哈長城市群、沈陽都市圈等東北重點區域謀劃布局產業合作項目,深入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聯合開展招商引資,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項目在都市圈布局落位。

    此外,長春還將提升開放樞紐能級。長春市常務副市長吳波表示,長春市將切實發揮好中心城市的“領頭雁”作用,為吉林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貢獻長春力量。

    吉林:打造重要戰略支點

    吉林市與長春地理位置緊密相連,在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協同聯動密切。

    吉林市將著力構建“一融合、三樞紐”功能布局?!耙蝗诤稀敝赶蛭鲗崿F長吉組團融合發展,向北融入哈長城市群。長吉組團著力打造北、中、南三條融合發展帶,其中,北線依托省道101與長春對進式聯動,重點發展碳纖維新材料、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等產業;中線依托高速公路、高鐵和機場,重點發展臨空經濟、低空經濟,建設物流樞紐帶;南線,依托長吉南線沿線資源和產業優勢,重點發展文旅、溫泉、冰雪、現代農業等產業。同時,向東建設“長吉圖開發開放樞紐”,向東北建設“聯通三江平原開放樞紐”,向南建設“通達丹東港開放樞紐”。

    在長吉產業協同發展方面,吉林市將聚焦化工、先進材料、冶金、農產品加工、文旅、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清潔能源、低空經濟等九大產業集群,協同推動與長春在重大項目和產業園區上共謀共建共生。

    吉林市常務副市長劉向濤表示:“我們將強化與長春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運行效率提升,協同推進鐵路提速、公路擴容、機場增能,謀劃推進沈吉鐵路擴能改造、吉林市至松花湖至北大湖鐵路等重大項目,共建長吉便捷高效通勤圈?!?/p>

    四平:圍繞七個產業持續發力

    四平市副市長張有說,四平產業基礎扎實、門類齊全,與長春、遼源產業優勢互補,堅持“錯位發展、協同發展、均衡發展、共贏發展”目標,重點圍繞七個產業持續發力。

    包括加快農機和換熱器產業、現代農業、數字經濟產業、物流業、綠色能源產業、汽車零部件配套和專用車產業、文旅康養產業的合作發展。

    四平市將依托長春都市圈人才、科技優勢,共同建設全省農機產業發展中心、國家級現代農機產業園和“中國換熱器之城”。依托四平200億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產業優勢,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積極推進北方農谷建設。共同構建四(平)長(春)松(原)白(城)現代農業產業帶,加快建設國家現代化大農業示范高地。推進都市圈內產業算力協同,共同建設國家級數字經濟產業園和國家級數據標注基地,打造全省萬P智算中心等。

    遼源:轉型發展形成獨特優勢

    遼源市副市長劉淑梅說,遼源作為全國首批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市,是長春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遼源市著力構建“北融南聯、一軸貫通、雙廊雙帶、四區協同”的城市功能布局,努力建設吉林省向南開放發展示范市、全面綠色轉型示范市、東遼河上游綠色生態示范市、區域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市。

    遼源將推進長四遼通高鐵遼源段項目,打造與都市圈城市半小時通勤圈、一小時經濟圈。謀劃市域鐵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項目,發揮遼源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合作區、吉西南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作用,謀劃整合遼源新區,構建跨區域協作平臺,與長春都市圈各城市拓展產業配套、創新要素流動、強化人才互動,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

    遼源將與都市圈城市一道加強產業協作,融合產業鏈條,實現優勢互補,聚力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加快發展襪業紡織產業、新能源產業、汽車配套產業、特色農產品產業。

    此外遼源還將努力構建生態治理“新格局”、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標”。深挖文旅資源,強化消費場景,以項目促文旅、以賽事促文旅,融合新型文體旅項目,打造長春都市圈短期休閑游目的地。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