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石“飛”入尋常百姓家-新華網
<tt id="ggggg"><table id="ggggg"></table></tt>
  • <li id="ggggg"></li>
  • <tt id="ggggg"></tt>
  • <li id="ggggg"></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27 10:28: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松花石“飛”入尋常百姓家

    字體:

      近日,首屆松花石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區開幕,隨后舉辦的松花石展銷大集更是人氣爆棚。一度是“皇家御硯”專屬的松花硯,正“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昔日“皇家御硯”,如今百姓也可擁有

      “展銷大集上,松花硯是主打產品,很受歡迎?!卑咨绞形膹V旅局副局長曹麗對記者說。

      白山市江源區作為松花石的主產地,儲量豐富,品質優良。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松花石、松花硯產地,并被譽為“中國松花石之鄉”“中國松花硯之都”“中國觀賞石之鄉”。

      “松花硯以其溫潤如玉、質堅而細、色嫩而純、滑不拒墨、澀不滯筆的特點,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遍L白山松花石博物館館長劉丹介紹。

      用松花石制硯的歷史可追溯至明代末年。在清代,松花石硯尤受皇家推崇,一度為宮廷所獨享。

      清康熙帝撰寫了《松花石硯譜》:“盛京之東,砥石山麓,有石累累,質堅而溫,色綠而瑩,紋理燦然,握之則潤液欲滴……”

      雍正則把松花硯當作父輩讓他治國守業的信物,倍加珍愛,并御題硯銘:“以靜為用,是以永年”。

      乾隆對松花硯的喜愛有增無減,稱贊“松花玉,色凈綠,細膩溫潤……”并將松花硯視作“天賜圣物”,要求松花石硯的制作以精、細為主,不經皇帝御覽不得琢制,進而成為皇家專屬。

      展銷大集上,一方方巧奪天工的松花硯臺贏得了眾人的圍觀和贊嘆。

      來自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的一位客商說:“松花石的獨特紋理和溫潤玉質讓人眼前一亮。我們毫不猶豫地與賣家簽了合作訂單,當場定制了300多方松花硯作為公司高端禮品。工藝精湛的松花硯臺,承載著特有的文化魅力,當作禮品讓我們公司顯得大氣上檔次?!?/p>

      赴會的一位來自長春的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兒子上初中二年級,平時喜歡練書法?!斑x了一款刻有騰龍的松花硯臺,因為孩子屬龍,想必他會很喜歡。幾百元的價格,還算比較‘親民’?!?/p>

      由“硯”拓展,點“石”成金開發新品類

      松花硯也曾遭遇低迷,如何讓其走出“深閨”,讓大眾熟知,吉林省白山市進行了積極探索。經過多方論證,決定走一條點“石”成金、多元發展之路。

      如今,白山市江源區的松花石產業已不局限于制作硯臺,以長白山“新三寶”之一的松花硯為龍頭產品,開發出了旅游商品、文化用品和生活用品等諸多豐富的新品類,產業鏈條不斷擴展延伸。一家家從事松花石文創的企業,一批批技藝精湛的匠人,競相融入品牌塑造工程,“松花石+文創”的產業發展路徑正在煥發出勃勃生機。

      初步統計,目前,江源區有奇石經營戶近200家,從業人員近2000人,產業鏈條日臻完善,開發出原創松花硯文化產品類、文玩文化產品類、旅游紀念品類等8大類、300余款相關產品。

      江源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文江說,他們始終致力于松花石文化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今年6月,江源區成功入選全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地區,是吉林省唯一入選地區。近期,松花石系列產品亮相深圳文博會、長三角國際文博會、東北書博會等重要平臺,贏得了好評。

      在展銷大集上,插屏、茶具、擺件……琳瑯滿目的松花石制品讓人目不暇接。部分展商的特色展品剛一亮相便引發搶購熱潮,一塊品質優良的“頭石”以2萬元成交,一些游客紛紛給其拍照留念。而一些文創小物件則成了爆款,花瓶掛件、印紐鑰匙扣和手把件銷售火熱……活動期間,累計銷售額突破600萬元。

      一位來自廣州的客商說:“在這里簡直像發現了寶藏,一進現場,就被各式各樣的展品震撼到了?!彼淮涡該屬徚?00方松花奇石?!八苫ㄊ募毮伡y理和文創潛力遠超預期,從選材到打包發貨,效率極高。整場體驗,從線上預熱到線下對接,都讓我覺得這筆投資既實際又有前瞻性,未來有望把這份‘北國瑰寶’帶進南方的收藏市場?!?/p>

      王文江表示,江源區作為松花石文化和產業的核心承載地,將繼續做好原料采集、技藝傳承、質量檢測、文化傳播等各方面的服務保障?!拔覀円屔酱ㄖ?、歷史之韻、文化之魂融合碰撞,成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引擎?!?/p>

      以“文”興石,給石頭賦予靈動的“生命”

      在產品門類不斷豐富的基礎上,松花石雕刻工藝也突飛猛進。在雕刻大師手上,一塊塊石頭被賦予靈動的“生命”。

      在長白山松花石博物館,記者看到松花石色調豐富,以綠、紫、黃、黑、駝青等色居多,各類產品更是異彩紛呈。石件上刻有蛟龍、猛虎、鸚鵡、荷花等等,應有盡有。

      一塊塊原本靜默的石頭,在雕刻大師手中是如何被賦予靈動的“生命”?記者走進江源區喜松硯雕廠,看到一個個鏨子鑿刻著石材,脆響聲此起彼伏??偨浝韽埡閲钢患诘褡恋淖髌犯嬖V記者,此雕刻擺件命名為“一帆風順”,一條乘風破浪的帆船已初具雛形?!耙昂蟠蚰?0多天,不能有分毫差錯,這對雕刻師要求極高?!边吷狭硪晃坏窨處熢诘瘛拔骞蓉S登”擺件,作品上的玉米、谷子等形狀看上去非常逼真。

      張洪國是江源人,曾從事旅游業,常與來自日本、韓國的旅游團打交道。為了讓松花石更好地走出國門,他還自學了韓語和日語來推介產品,通過多年努力,他的產品在日韓游客群體中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韓國人喜歡貓頭鷹擺件、喜歡刻印章,日本人喜歡帶有熊貓和龜類的物件,我們都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睆埡閲f。為了應對市場需求,張洪國高薪從福建、浙江和遼寧等地聘請了高級雕刻師?!艾F在有13名,最多時有26人,他們都是能讓石頭‘活’起來的大師?!?/p>

      與從外地聘請來的雕刻大師不同,在吉林省林業技師學院一直從事松花石雕刻專業教學的張世林老師,是江源本地成長起來的大師。他雕仙鶴“一絕”,栩栩如生,讓人過目難忘?!皬氖碌窨探?0年了,選材很重要,我一般是先看形狀,再看色彩,因材施‘刻’進行創作,這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也是一個快樂的過程?!睆埵懒终f。

      白山市工藝美術協會會長、吉林省工藝美術大師房功理說,隨著松花石產品日益受歡迎,對雕刻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巴瑯拥漠a品,雕工好就會賣得好,雕工差就會滯銷,雖然與眾多同行同臺競技有壓力,但這也是好事,有壓力才更有動力?!?/p>

      據了解,江源區現有省級工藝美術大師近40人,為松花石特色產業發展夯實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從業者們如今已形成共識:藝術修養達到高深境界的雕刻師,要寄情于自然山水、世間萬物,以“文”興石。不僅要練好手中的“活”,更要修煉好心中的“活”。要不斷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把文人雅士所描繪的美好圖景,轉到松花石創作上來,讓非遺技藝在傳承中持續煥發新生,進而賡續文脈,贏取未來。(本報記者周立權)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