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工商銀行吉林省分行(以下簡稱“工行吉林省分行”)依托區域特色,精心打造“文旅+金融”主題網點,將紅色資源、歷史建筑與現代金融服務巧妙融合,使市民在辦理業務的同時,能夠觸摸城市文脈,成功探索出一條“金融為民”的特色發展路徑。

在工行長春人民廣場支行的“見證與重生”專題展中,常有顧客對著展柜里的舊鈔票駐足,甚至有游客專門來打卡。工行吉林省分行把“文旅”搬進了金融網點,讓原本只能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網點,成了市民常來的“文化小站”。
老建筑里藏著“時光機”,一步跨進吉林金融史
走進工行長春人民廣場支行,木質柜臺、復古銅制燈具讓人眼前一亮——這些不是刻意布置的“道具”,而是這座老建筑保留下來的原始元素。這里被分成了兩個“世界”:一邊是“金融歷史展區”,玻璃展柜里擺著老賬簿、不同年代的吉林地方鈔票,墻上的老照片記錄著東北金融業的變遷;另一邊是現代金融區,智能柜員機、理財服務窗口整齊排列,電子屏實時滾動著匯率和理財信息。
“我小時候與父母來這里辦過業務,那時候的柜臺就是這樣的木頭的!”如今65歲的長春市民張英經常到這取退休金,取完錢總要在展區逛十分鐘,“看到這些老物件,就想起以前的日子,比光坐著等叫號有意思多了?!?/p>
服務跟著需求走 辦業務順帶“學知識、享優惠”
“到這里異地取款免手續費,還有優惠!”來自西安的游客王丹丹在人民廣場支行辦理業務時,工作人員推薦了“文旅金融服務包”——除了零錢兌換、手續費優惠,還能拿到本地文旅景點的優惠券。
帶孩子來辦社??ǖ拈L春市民李女士則意外收獲了一本“金融歷史小課堂”手冊?!笆謨岳锇牙腺~簿、舊鈔票編成了小故事,孩子看完問我‘以前的錢長這樣嗎’,還知道了‘存錢’的意義,比我講十句都管用?!崩钆空f,現在她偶爾會帶孩子來,專門聽網點工作人員兼職的“文化講解員”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從“銀行網點”到“文化節點”,金融和文旅“抱成團”
針對老年人,該銀行網點在文化展區開設“金融知識角”,用老照片引出“怎么防范文旅消費詐騙”“理財要注意什么”……該銀行網點工作人員還經常帶著一些老物件走進社區及養老院,用“講歷史”的方式傳遞金融知識。
這種把“文化”裝進銀行的嘗試,沒有刻意追求“網紅打卡”的熱度,反而因為貼近市民需求,慢慢攢起了人氣。就像長春市民張英說的:“以前來銀行辦完業務就走,現在總愿意多待一會兒??粗@些老物件,想著城市的變化,覺得銀行更有人情味兒了?!?/p>
工行吉林省分行正以特色網點建設為筆,精心繪制出一幅“金融為魂、文化為韻、民生為本”的發展新畫卷,充分展現國有大行在“助力城市文旅發展”中所肩負的責任與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