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一來,我們種糧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秋日的黑土地上,吉林省榆樹市人和家庭農場負責人話語里滿是期待。長春市農民職業教育中心農技專家服務團深入榆樹市、德惠市,接連走訪四家農業經營主體,從破解倉儲瓶頸到激活飼料產業鏈,再到賦能品牌提質,以“精準滴灌”式服務,為家庭農場、合作社理清轉型思路、破解發展難題。

專家服務團首站走進人和家庭農場,負責人王立梅道出經營難題:“農場年服務土地面積達9000余畝,既想進一步提升糧食產量,又受存糧霉變困擾,計劃建設烘干塔卻無從下手?!贬槍ν袋c,專家團當場“拆題”,制定可落地的增產方案;指導農場避開永久基本農田選址,并提供庫房、烘干設施、恒溫庫的規劃建議。
隨后,專家團來到尹小宇經營的宇順通家庭農場。農場在運輸成本、秸稈離田處理、播種時機把握以及玉米品種轉型等方面面臨多重挑戰。專家團提出組建區域聯盟,通過整合區域運輸資源,實現批量運輸、集中調度,從根源上降本,并指導精準把控播種時機。
萬達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于雪的痛點更“細膩”。合作社旗下“同巨永”有機大米多次獲獎,卻受優質水稻產量低、除草用工大、品牌推廣難等制約。專家團“對癥開方”:技術上推廣秸稈地膜覆蓋除草,利用秸稈腐熟形成天然隔離層,在減少60%人工的同時還能培肥土壤,助力提升水稻產量,強化品牌競爭力。
榆樹市天雨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是當地規模較大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如今也陷入發展瓶頸?!叭ツ昙Z價走低,托管戶擔心收益,我們壓力倍增;想種優質品種,市場溢價沒跟上?!必撠熑颂寡?。專家們提出了完善托管協議、建立風險共擔機制等措施,幫助合作社穩定與農民的合作關系。此外,專家還為合作社規劃的寵物口糧、玉米渣等新產業,提供技術指導與市場分析,助力開辟增收新渠道。
“服務不是送技術,而是幫經營主體找方向、強能力?!遍L春市農民職業教育中心負責人于林海表示。四站服務覆蓋生產、運輸、加工、銷售、機制全鏈條,既是回應急難愁盼問題,更是探索可復制轉型路徑。這場“專家下沉”的接力,正讓更多農業經營主體在轉型路上走得更穩、更有底氣。

